摘 要: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缺乏針對性,語文課堂中教師占主導地位,采取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進行學習,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不斷進行精準教學,根據(jù)學生特點,變革教學理念和方式,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方案。文章提出了精準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精準化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學
一、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形成課堂教學特色
小學語文教師應提高個人素養(yǎng),強化自身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與能力,在教學水平方面達到精準化教學的要求。除了科學文化素養(yǎng),教師還要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同時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只有綜合素質(zhì)達到一定標準,語文課堂教學才能順利進行,保證教學任務高質(zhì)量完成。教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注重方法改革,突破傳統(tǒng)教學習慣和教學經(jīng)驗的束縛,不斷探索,以形成獨特的教學思路,形成個人的教學特色。
例如,在《狼和小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是否在動物園或其他地方見過真實的狼與羊,繼而用多媒體進行圖片和影像的展示,讓學生加深印象,同時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興趣。教師要在教學中改變自身的角色定位,成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可以提問“你眼中的狼與羊是什么樣的關系?各自有怎樣的性格特點?”,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發(fā)言,并根據(jù)討論結(jié)果進行角色扮演,以“狼遇上羊”為主題,設計表演情節(jié),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打造特色課堂。
二、制訂精準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所謂的精準化教學,就是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真正訴求,明確學生在發(fā)展中需要的是什么,更要明確自身要教什么,怎樣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進而對各要素進行充分分析,精準制訂教學計劃,根據(jù)學生需要和教學需要設計教學活動[1]。教師要對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教學活動,使得教學活動更具豐富性,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例如,在《寄給青蛙的信》的教學中,教師應對文章有宏觀的把握,進而制訂教學目標,即讓學生識別生字詞,正確朗讀文章,理解文章內(nèi)涵和思想感情,學會簡單的書信格式,能夠以愛為主題,給朋友寫一封信,引導學生建立互幫互助的思想。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包括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朗誦感悟法等,讓學生先熟悉文章,繼而通過提問法,提出“青蛙難過的原因是什么?小鴨有怎樣的感受?做出了什么舉動?”等問題,引導學生找到文章線索,做到有的放矢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注重因材施教
精準教學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實現(xiàn)人才的精準培養(yǎng),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要充分挖掘?qū)W生的個人潛能,避免扼殺學生的天性,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條件、提供平臺、提供機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對自我有客觀的認識,找到自身優(yōu)勢,將其放大,將自身優(yōu)勢轉(zhuǎn)化為學習的有效工具[2]。
例如,在《月球之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天文知識。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與學生多交流,分析學生的優(yōu)勢和潛力,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若學生性格較為內(nèi)向,則教師可以多讓這部分學生回答問題,給予其提問和回答的機會,并在學生完成任務后進行表揚與鼓勵;對于調(diào)皮的學生,教師不用硬性規(guī)定其遵守規(guī)則,可以利用游戲教學等方式,讓其在游戲和活動的競爭中,樹立起責任意識與團隊意識,發(fā)展自身的特長。
精準化教學理念是教育發(fā)展的產(chǎn)物,更是一種適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根據(jù)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反饋信息,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調(diào)整,使得精準化教學更具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徐彥來.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從實踐創(chuàng)新與語言特點角度進行探討[J].好家長,2017(66):177.
[2]練至高.教學設計視野下課堂“精準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6):7-9.
作者簡介:蘇慧娟(1982—),女,浙江遂昌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