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潤 孫允琪
【摘 要】近日一則“殺人案”在網(wǎng)上引起了轟動,各界人士對此關注度甚高,引發(fā)的熱議也是種類多,各種觀點角度層出不窮。殺人的刑事案件,每年新聞都會報道出一些,但是為何這次的“殺人案”會引發(fā)這么大關注,掀起這么大熱議。因為這次的犯罪嫌疑人是“北大的高材生”而受害人正是這位北大學子的生母,這讓人感到震驚、不可置信,北大的學子那么優(yōu)秀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事。甚至還有人再說,我寧可相信自己殺了人,也不會相信這位北大高材生殺了他的母親??墒潜贝髮W子弒母,這就是事實。已經(jīng)是人贓并獲,證據(jù)百出,甚至這位北大學子也已經(jīng)親口承認了。還是會有一些人不愿意去相信這是真的,不愿意去相信這是事實。為什么會這樣?我想是因為長期植根于大家心里的“成績論”“高分論”覺著成績好的孩子就一定是優(yōu)秀的,學習好的孩子就一定是正能量的,優(yōu)秀的學子是不會犯錯的。當我們被自己的這種觀點,嚴重打臉以后。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反思,這名北大高材生學習成績的教育可以說很出色了,可是他的背后是不是還缺失一份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
【關鍵詞】健全人格;道德培養(yǎng);心靈溝通;溫情關懷;德才兼?zhèn)洌恍睦斫逃?/p>
一、我們所受的教育的現(xiàn)狀
教育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這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一種文化傳承,是我們的一種學習形式,是幫助我們更加出色的一條道路。從古至今我們就有各種各樣的教育,但是今天所說的教育現(xiàn)狀是指三方面。一是我們的學習教育、二是我們的道德教育、三是我們的心理教育。這三方面的教育是培養(yǎng)一個人健全人格的不可缺少的三條路徑,也是一個人成才的必經(jīng)的三條路。這三方面的教育本應該是平分秋色,共同發(fā)展的。但是從我們的目前的教育情況來看,我們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已經(jīng)不被人那么重視了,所以說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現(xiàn)狀就是處于,現(xiàn)代的科舉制中。古代的科舉制使人們迂腐,思想守舊,不能開眼看世界,不能學以致用,使我們的國家落后。在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確實進步了,我們發(fā)展壯大了。但是我們的教育卻又回到了“科舉制”,怎么理解這個現(xiàn)代科舉制,那就是奉行一個原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老師們教,學生們學,一切以成績?yōu)橹鳎磺幸詰獙ι龑W考試為主。成績越來越成為評判一個孩子是非對錯的標準,進入大學也是一個學生的終極目標??墒钦娴氖沁@樣么?進入大學的學生不一定能人盡其才,成績好的不一定能德才兼?zhèn)?。反而是我們的教育極力追求學習教育,卻讓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進行了缺失。
二、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我們進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養(yǎng)一些學習機器么?是去教育一些有才而無徳的人么?都不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每個老師也都希望自己能夠桃李滿天下。可是如果一味的去追求成績,從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那么只能適得其反。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也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方面,現(xiàn)在很多家長和教師以學習教育為主流,以成績決定一切,成績好的孩子犯了錯也不會受到懲罰,成績不好的孩子在努力也不會得到賞識。這樣長此以往學生的心理肯定會發(fā)生變化。有多少學子都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外面看著一身光環(huán),內心卻積壓著無數(shù)的陰郁。這些都是缺少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所造成的,陰郁的人最需要溫暖的關懷。好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最起碼可以讓一個孩子人格健全,成績不好可以從別的方面去努力,可是道德和心理沉積了陰郁,那后果會有多么可怕,誰知道哪句話哪件事就是壓垮騾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北大學子弒母案的嫌疑人,吳鎮(zhèn)宇。從小到大,都是別人眼中的大神學霸。不管是學習還是交友還是運動都是最出色的,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崇拜的北大高材生,為什么最后會成為弒母案的兇手?經(jīng)過調查,吳鎮(zhèn)宇的母親非常強勢古板,從小到大對學習教育過分的追求,把他的兒子一步一步打造成她理想的模樣,可是她卻從沒有關心過這個高材生的內心,缺少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高材生,最終爆發(fā)淪為一個高智商犯罪的殺人兇手。連小說都不敢這么寫的情節(jié),卻在我們的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發(fā)生了。同樣,還有上海17歲男孩跳橋自殺的新聞。17歲最好的年華,為什么會毫不猶豫都選擇輕生,可能是他的母親語言過激,可能是他的壓力過大,也可能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有一顆玻璃心。但是不管是哪一條原因,都可以歸結為這個17歲男孩缺少道德和心理的教育。陰郁的心需要溫暖,充滿壓力的少年也需要溫暖。還有無數(shù)個缺少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慘例,上海復旦大學室友之間的投毒事件、還有曾經(jīng)轟動一時藥家鑫深夜駕車撞人后,又下車補刀致死的事件。這些慘例的主角,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哪一個不是學習教育的很出色,卻缺少了道德和心理的教育。
三、總結
人間不曾缺少悲劇,我們去如何反思才是最重要的。曾經(jīng)藥家鑫慘案中,李玫瑾教授曾說過一段話。當時不被人所理解,時隔多年又發(fā)生了北大學子弒母案。時間證明了這段話的可貴。李玫瑾教授說:爸爸媽媽培養(yǎng)孩子的成長,當孩子長大了出現(xiàn)問題了。你光培養(yǎng)他的學習,光培養(yǎng)他的能力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的人性。這個人性也就是我們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偠灾葘W習教育更重要的是道德和心理上的教育。在愛和關懷下成長的學子,一定會比充滿學習壓力下成長的學子要出色的多。學習教育固然重要,但永遠比它更重要的是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張春興.現(xiàn)代心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
[3]賈腹茗.教育的本質[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4]傅治平,曹成杰.教育與人[M].知識產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