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敬彤 李輝 王放
【摘要】《人體寄生蟲學》是研究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寄生蟲及其與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屬醫(yī)學基礎課,也是連接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的橋梁課程,是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學好專業(yè)課程的前提。筆者通過對醫(yī)學留學生班的學情分析,選擇教學內容,制定教學大綱,組織實施教學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人體寄生蟲學》? 醫(yī)學留學生? 全英文? 教學體會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70-01
大理學院是一所具有30多年辦學歷史的綜合性高等院校,早在2002年就開展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教育交流并開展了南亞留學生臨床醫(yī)學的招生培養(yǎng)工作,以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國際化教學為特色。人體寄生蟲學作為病原生物學的分支學科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因此,對于南亞留學生和中國學生這兩個不同的教學主體而言,在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內容選擇等多個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本文就此做一初步探討。
1.教學語言
招收的留學生大多來自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他們普遍英語水平較高,但是由于受當?shù)卣Z言的影響帶有很濃重的地方口音,這些學生毫無中文語言基礎,到大理學院進行臨床醫(yī)學學習均采用全英文教學模式,給師生之間的交流造成一定困難。中國教師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聽說能力相對較弱,在課堂上運用英語傳授知識沒有運用母語自如靈活,同時由于文化背景和口語表達的缺陷,面對南亞學生教學過程有一定難度。面對中國學生的教學是以中文語言教學為主,有時穿插雙語教學。由于語言交流順暢無障礙,教師能夠更貼近臨床講述,并且運用鮮活病例和生動比喻使學生容易理解理論知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求授課教師課后應多練習英文口語表達,經常與留學生和外教交流,了解他們的課堂知識接受程度和習慣其口語發(fā)音。
2.教學內容
醫(yī)學留學生班《人體寄生蟲學》課程安排在第一學年第二學期。總學時為30學時。其中理論授課20學時、實驗課10學時。教學內容為第一章人體寄生蟲學總論;學習內容為寄生蟲與宿主、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第二章醫(yī)學蠕蟲;第一節(jié)線蟲;學習內容為線蟲慨述、重點講述似引蛔線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絲蟲等三個寄生蟲。第二節(jié)吸蟲;學習內容為吸蟲慨述、重點講述日本血吸蟲、華支睪吸蟲、并殖吸蟲、布氏姜片吸蟲等四個寄生蟲。第三節(jié)絳蟲;學習內容為絳蟲慨述、重點講述鏈狀帶絳蟲、肥胖帶絳蟲等二個寄生蟲。第三章醫(yī)學原蟲;學習內容為醫(yī)學原蟲慨述、重點講述瘧原蟲、杜氏利什曼原蟲、溶組織阿米巴原蟲、陰道毛滴蟲等四個寄生蟲。第四章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學習內容為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慨述、重點講述、蚊。共四部分十四個寄生蟲。
3.實施教學
在講課前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教材為藍本,結合留學生的資料提煉出所需的素材,再根據(jù)教學大綱對教材進行歸納,結合醫(yī)學留學生學習情況,認真推敲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在華語中蛋和卵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留學生就無法區(qū)分蛋和卵,他們的語匯中只有蛋沒有卵,講每個寄生蟲蟲卵要注意這類細節(jié),解釋清楚學生才能理解。授課要全面考慮如何承前啟后、引題開篇,如何突出重點、易化難點。如何展示圖片、動畫,何處啟發(fā)、引導、舉例,提出什么問題,以什么方式提出等設計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具體教學過程是人體寄生蟲學總論讓學生準確理解寄生蟲、宿主、寄生蟲生活史的概念。掌握寄生蟲對人體的四大致病作用及寄生蟲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以寄生蟲的生活史為主線重點講述每個寄生蟲以臨床診斷相關發(fā)育階段的形態(tài)(肉眼觀察形態(tài)、顯微鏡觀察形態(tài))引導學生討論對該寄生蟲病的診斷方法。致病階段的名稱、寄生部位、致病機理引導學生討論寄生蟲病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感染階段的名稱、感染方式引導學生討論對該寄生蟲病的預防方法。每一類寄生蟲學習結束用列表歸納法把每個寄生蟲的知識點歸納總結。
4.結語
隨著國際交流合作的大力開展,大理學院力爭于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基地,今后南亞留學生將會日益增多,針對不同的教學主體-南亞學生和中國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會大幅度提高。因此,對于教學內容的合理化選擇,教學方法多樣性和教學評價的完善,增加教學的針對性、特色和地域性,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因材施教,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1]顧園,楊靜,孫希萌.基礎醫(yī)學專業(yè)人體寄生蟲學教學體會與反思[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6(4):96-97.
[2]楊靜,顧園,程喻力.淺談醫(yī)學留學生人體寄生蟲學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