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當前我國初中政治教學迎來了一定程度的變化。本文在分析當前教育環(huán)境的基礎上,剖析了當前政治課開展的難點,淺談了一些關于初中政治課的一些看法,為后續(xù)政治課改提供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淺談;初中;政治課堂;趣味性
隨著我國課改的深入,政治課作為初中教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在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識教育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政治課作為初中課程的基礎課程之一,對于初中生德育教育尤為重要,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要求。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大都集中在11到15周歲之間,處于青春期的階段,學生們的人格尚未健全,情感教育仍不完善,尤其一些邊遠地區(qū)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長時間缺乏父母的陪伴教育,更應該加強政治課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們加強書本知識學習的同時,對道德和法治教育有一定的基本理解。
在我國初中階段,思想政治課程知識較為抽象,課堂教學過程大多數(shù)照本宣科,趣味性不足,課程知識的學習主要靠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們政治學習積極性不高,容易產(chǎn)生政治學習逆反心理。因此,本文結合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分析當前初中政治課程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為增強政治教學的趣味性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
一、 初中思想政治課實施趣味性教學的必要性
(一) 思想政治趣味性教育對于人身心的成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人的自然情感的成熟缺失不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在初中生的成長過程中,身體機制和心理素質(zhì)也是一個成長發(fā)展的過程。如何調(diào)節(jié)初中生的心理機制與身體機制的平衡,發(fā)揮學生學習的最大狀態(tài)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話題。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學生們在校外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嚴重影響學生們的身心健康。為保障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讓學生有個安穩(wěn)的學習環(huán)境,必須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法律和道德兩個方面讓學生在道德上進行約束,在法律層面規(guī)范約束學生的行為,使得初中學生,尤其是留守學生感知到教師層面對學生的關心。
(二) 初中政治趣味性教育為我國教學改革提供了優(yōu)良的契機
當前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面臨著較多的問題,但是鑒于這門學科在初中學生成長教育過程中的不可或缺性,必須加以規(guī)范和改革,從而使得這門學科更容易為學生們接受,也順應時代和社會的需求。在我國當前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大多注重成績,這門學科往往不能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們必須加強學生的情感投入,讓學生們感知到被關懷,感知到校園內(nèi)的溫暖,才能使得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抵抗外界的干擾。在當前政治教學過程中,要選擇符合時代需要的教學模式,摒棄傳統(tǒng)的教條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學生健全的人格。
(三)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在初中學習期間,學生們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身心素質(zhì)。在這期間,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在顯著的發(fā)育過程中,學生們樂于獲取外界的知識和認知,愿意去感知外界新鮮的事物,但是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各類獲取信息的手段讓學生接觸到的信息魚龍混雜,甚至有一些違法犯罪信息,如果不加以引導,學生們的處事方式和人格素質(zhì)都容易受到影響,不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影響到在校期間的學習和成長。在青春期階段,學生的身體也開始發(fā)育,會產(chǎn)生朦朧的情感和對異性的興趣,這種朦朧的感情對于學生們的學習有不利的影響,會讓學生忽略學習上的進步,從而容易導致學生人生觀上的偏差。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學生加強情感教育,讓學生在道德和法治方面有一定的認知,有助于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養(yǎng)成,也使得學生在早戀這個問題上有清楚的態(tài)度,從而規(guī)避不必要的風險,讓學生身心都能健康發(fā)展。
二、 增強初中政治教學趣味性的策略
(一) 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政治課程的教學。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們會更加投入的融入到政治課程學習當中來,初中政治是政治學習的起步階段,該階段的學習是政治學習的基礎階段。在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將相對枯燥的政治相關知識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下展開講解,有利于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之相反的是,如果師生關系不夠融洽,學生會害怕教師,甚至對這政治課程也會帶有反感,那么政治教學的趣味性也就無從談起。以人教版八年級教材“師友結伴同行”這一課為例,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這一課的教學更加容易,學生們也容易結合自身所處的師生關系對課本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融洽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更多的情感投入,讓學生們感知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愛,在理性的教學過程融入一定的個人感情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投入學習中來,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結合時政熱點,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
思想政治課程本身帶有一定的社會屬性,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師對時政熱點有較強的敏銳性和深刻的洞察力。思想政治教學與時政熱點的結合,為學生們政治知識的學習提供了與社會實際結合的紐帶。思想政治教師們通過將社會時政熱點與書本課程的知識點融匯起來,激發(fā)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感知到自身在社會中的存在。以人教版政治課本“社會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一課為例,可以結合社會中遵守規(guī)則的熱點新聞,給學生講解遵守規(guī)則帶來的便利性,以及破壞社會規(guī)則帶來的危害,讓學生們深層次的感知遵守各項規(guī)則的必要,要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在遇見不遵守規(guī)則的事情要想辦法制止,從小養(yǎng)成維護規(guī)則的責任感,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到承擔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通過與社會時政熱點的結合,學生們可具象的感知書本知識,從而帶動學生們學習政治的興趣,將枯燥的政治知識通俗化,滿足學生們的認知條件,讓政治課學習充滿趣味性。
(三) 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完善教學方法
初中學生們大多處于青春發(fā)育時期,性格也相對來說比較敏感,必須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隨著掌握學生知識的接受水平,這也是政治教學的基本要求。只有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才能更容易的被他們理解和接受。例如,初中一年級課程“享受學習”一課中,教師們可以要求學生從實際出發(fā),組織起關于“享受學習”的主題討論,讓學生對學習的方式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也可以結合教師制定的教學計劃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組織“享受學習”的主題討論,讓學生們暢所欲言的表達自身對學習的觀點,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政治學習參與性,讓學生們身心的感知到政治學習的趣味性。此外,教師們應根據(jù)學生們的需要和學習習慣,及時更新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性,讓政治課程學習充滿趣味性。
(四) 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政治教學課堂
鑒于思想政治課具有一定的社會實踐性,在思想政治的教學過程中要多向生活靠攏,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們對政治學習的認知。因此,思想政治課應將政治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塑造學生們正確的政治學習觀念。這就要求我們的政治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細節(jié),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與思想政治相結合的知識點,只有這樣才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解,更好的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在與生活相結合的實際操作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政治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選取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新聞進行研討和分析,使得政治課堂教學變得更富有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們學習政治的熱情,達到提高學生們政治綜合素質(zhì)的目的。
三、 結論
總而言之,在當前我國初中教育階段,思想政治課尤為重要。為加強初中學生們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方面的引導,必須注重法治和道德課程的設計,在課程準備的過程中要細致的進行情感投入,將思想政治的課程準備工作做到實處,從而全面提高初中學生們的政治素質(zhì),為培養(yǎng)學生們?nèi)婢C合的素質(zhì)打好基礎,使得學生們更符合社會主義發(fā)展需要,為祖國培養(yǎng)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郭宗臣.淺談如何解決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科學中國人,2015,(8X).
[2]尹曉玲.如何增強政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4):128-128.
[3]陳華.“三化”增強政治課的趣味性[J].江蘇教育,2017(91).
[4]呂紅霞.如何增強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0):197.
作者簡介:
陳梅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