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以互聯(lián)網(wǎng)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和學的重要輔助工具。高中英語教師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fā)揮聲、光、電、影像、色彩等視覺功能,突出教學設計的感染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逼真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英語教學;多媒體;趣味性;生動性;形象性
多媒體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而沒有高素質的教師,硬件再好也是虛設。教師要運用多媒體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就離不開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有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知識和新的能力。多媒體技術具有較強的集成性,手眼并重、視聽結合,可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整合每個單元的關鍵知識點,借助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知識結構,然后留置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樣的方式呈現(xiàn)速度快,重點突出,而且令人一目了然,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知識的有效內化。
一、 多媒體能通過生動形象性來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凡是新異的、直觀形象的、靈活多樣的刺激物或手段,都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良好的學習情緒。在傳統(tǒng)教學中,強調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取得教學效果的具有決定作用的因素,而學生這個主體未能參與控制。這種“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倍嗝襟w技術介入課堂教學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恰當?shù)匕盐諏W生的特點,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生動的畫面、鮮艷的色彩、恰當?shù)慕庹f、感人的音響等豐富的媒體表現(xiàn)形式,創(chuàng)設出一個“最佳心理狀態(tài)”引人入勝的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甚至把知識的學習融入新穎別致的教學形式中,發(fā)揮寓教于樂的學習優(yōu)勢,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崩枚嗝襟w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可以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例如新課標英語必修三Unit 3中的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百萬英鎊》),給學生播放這部電影,學生很感興趣。用PPT呈現(xiàn)他的幾部代表作,并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
二、 多媒體能將抽象知識化為生動有趣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wǎng)絡、多媒體的使用,使得教師可以使用文字、圖像、影像、聲音、動畫等創(chuàng)設仿真語境,使得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一種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更加投入英語課堂學習,促使他們直接用英語方式去思維、去表達,減少母語——漢語的影響,減少中譯英的思維過程,加快語言掌握的速度和流暢度。英語是屬于抽象的語言,所以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事實、現(xiàn)象和建筑等無法讓學生自己感知,老師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也就更大限度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利用多媒體課件則可以充分地讓學生感受到本來不易理解的事實用圖像等形式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一個場景及人物,比如說幾個人逛動物園,讓學生模擬其中的人物,用英語去表達。一個說“Whats the animal eating bananas over there?”要學生回答說“I think it is a monkey!”另一個說“Do you know what kind of monkey it is?”學生需要回答……,在語境和他人英語語言的帶領下用英語方式思維并回答。又如,在教授Sharing一課時,學生無法想象出在Papua New Cuinea中類似于部落生活的Tombe一家的原始生活,就此我利用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展示了10張表現(xiàn)其國家和部落生活的照片,使學生把書本上的文字和實際結合起來。進而我給學生介紹了Gods must be crazy(上帝也瘋狂)這部反映原始生活的影片并連接了相關網(wǎng)頁,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作者對這種淳樸生活的描述。
三、 多媒體能使教學過程得到優(yōu)化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極大地拓展和豐富了教學內容,使教學信息傳播多樣化、立體化和網(wǎng)絡化,使英語課堂教學得到了質的飛躍。網(wǎng)絡上的資源豐富多彩,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搜索相關的英語教學資源信息,包括文字、圖片、音像等資源,結合授課內容進行適當?shù)男薷暮驼?,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這樣就能很好地優(yōu)化我們的教學。以一老師教授的Module 3, Unit 8, Lesson 3 Marco Polo閱讀課為例。在制作課件時老師使用了多幅有關Marco Polo和Kublai Khan的圖片來幫助學生閱讀前的熱身。當屏幕上出現(xiàn)他們的畫像時,老師就此導入將要閱讀的內容。老師問學生Have you ever heard of Marco Polo?學生馬上七嘴八舌討論起來,綜合他們的觀點后,老師做了總結:He is probably the most famous westerner to travel on the silk road to China. Maybe through the book about his travels, people outside China began to know about our mysterious country.老師還讓學生看Marco Polo的出生地還有他當時的Traveling map,就此提問他們How did he come to China? By land or by sea?其他的圖片還有他在獄中講述有關中國故事的場景等,這樣為老師以下的問題Did Marco Polo write the book himself?和后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接下來的閱讀步驟環(huán)環(huán)緊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從True or false?/Choose the best answer/Match the meaning/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再到最后的Conclusion(Retell the story)。從中很好地訓練了他們的Scanning and skimming等閱讀技巧。
另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學生看圖會意訓練寫作。在教學和高考中,中學英語書面表達都有看圖會意寫作題,因此,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以圖會意的理解性、準確性、唯一性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力求得到足夠的寫作信息。一般來說,中學生還沒有能力直接用英語思維進行寫作,在注重英語表達習慣的同時,往往還得求助于母語。因此,通過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手段上采用組合顯示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寫作,先讓學生將從圖畫中獲取的信息編成內容完整、意思連貫且容易用英語表達的小故事,互相表達、交流,明確具體內容和要點、具體事項和時間順序,選擇可供使用的句型和用語,按照文體和篇章要求組織完整的語篇,提高看圖會意訓練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莉.利用多媒體優(yōu)化高中英語課堂[J].陜西教育,2016(6).
作者簡介:
孫妍,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正安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