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關注學生興趣,倡導體驗合作的學習,教師就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讓英語課堂生活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教學環(huán)境、教學情境以及情感教育的生活化,讓學生潛移默化感受英語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情境;情感教育
現(xiàn)在的學生他們接收的信息量非常大,教師如果再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根本不能適應現(xiàn)在的學生?!冻踔杏⒄Z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從學生學習的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課程改革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一個平臺。要注重學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的學習從單純的“拓展知識”轉(zhuǎn)向“回歸生活”,讓學生學習有用的知識,已經(jīng)成為當下教育的主題曲,因此,教育要回歸學生的生活,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充盈著快樂。
一、 英語交際創(chuàng)設要生活化
教師在教學時,要能在《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導下,打造真實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主參與,合作交流,在探究中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形成語境的動態(tài)體驗,讓生活走進課堂,學生學習英語更具有真實感。從生活經(jīng)驗中尋找語境,讓學生更感到自然、親切,溢滿人情味,學生能夠在生活體驗中獲得英語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
教師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語境時,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校園的標語雙語化。如剛?cè)胄iT,就有幾個醒目的標語“No smoking”“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keep the readingroom quite”“keep quite”“save water”等,學生進入校園,即使不看,也會被這些生動的畫面所感染,他們不由自主去讀,去欣賞,這樣的祈使句就會自然而然地扎根在學生的心里。
2. 教室、辦公室都可以用英語貼上標語,“Teachersoffice”“Art room”“Computer room”“Music room”“Grade three”……
3. 在校園的長廊里設置英語角,不同年級的學生和英語老師在那里交流,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生活化的英語,讓學生感覺這些英語是自然、發(fā)自內(nèi)心想表達的語言。
4. 可以組織學生辦校刊、墻報,如英語學習園地、英語墻報等。
這樣,學生在活動中,就能獲取大量的英語信息,在英語的情境中潛移默化,讓學生找到學習英語的快樂,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感,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二、 英語課堂的建構(gòu)要生活化
英語是交際的語言,可是大多數(shù)中學生學習英語都是在課堂,為此,教師在課堂設計時,要關注課堂,讓課堂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回歸生活。在生活化的課堂,師生關系和諧,學習的氛圍濃烈,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該這樣做:
(一) 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
美國的教育家畢特·科勒涅斯說:“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氛圍?!敝袑W生的大部分的單詞都是表示具體的事物,教師在講授單詞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圖文并識,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筆者在教學《Dream homes》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設計到的單詞“l(fā)ong、small、big、short”等詞時,筆者讓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也就是教室的環(huán)境來說:“What is long?”“What is short?”這樣的設計學生就會把教室的角角落落拉進英語的課堂,對于一些很難走進教室的單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借用微視頻,如“Washington DC、Moscow、london、bangkok……”這些詞匯在微視頻下,學生對這些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學習單詞學生會感覺輕松多了。除此之外,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Dream homes》,學生在制作的過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無形中挖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二) 生活化教學情境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要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因此,要優(yōu)化課堂,就要不斷地創(chuàng)造,把教學的情境還原為生活的情境,把教學的活動還原為學生生命的活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語境,把學生的課內(nèi)、課外的知識相互融合。形成學習的一個整體。
例如筆者在教學“birther”時,課前,筆者這樣問:“When is your birther?”學生是今天的生日或者本月生日的都紛紛舉起手來,讓學生立刻拿出自己準備的gift、cake、hat、flower以及有趣的玩具和食品,為這些學生過生日,這樣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不僅能完成學習任務,而且還收獲了快樂,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當然學生在教學情境的需要,可以配上一些相關的圖片,讓課堂教學更生活化。這樣的課堂讓學生能夠感受交際的快樂,更能感受英語就在我們的身邊,學習英語的熱情更高了。
三、 教學中進行生活化的情感教育
枯燥無味的說理,或許學生根本聽不進去,但是教師如果能抓住語言或者語法學習中的契機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教育,學生就能受到啟發(fā),從而獲得教育。例如:夏天天氣較熱,學生睡眠不好,在課堂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學生上課睡覺,針對這樣的學生,如果教師批評,或許也沒有作用,筆者在教學中就抓住“虛擬”的語氣,設計一個接龍游戲,如果在英語課上睡覺……展開討論,讓學生明白在課堂上睡覺的害處等,以后在課堂上很少見到學生睡覺。
結(jié)語: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源頭。英語生活化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體驗、去探究,讓學生的學習充滿著生機和活力。這樣學習英語不再是單純的語言,而是變得有感情,有情趣,與生活緊密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讓學生為生活而用英語,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海萍.淺談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J].中學課程輔導,2015(8).
[2]邵小榮.初中英語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2(6).
作者簡介:
趙娜,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陳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