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那么在語文課堂上成功地突破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就會成為該課時的“亮點”,就像飛上夜空的煙花,美麗綻放!
回顧我們的課堂教學,我認為突破課文重難點的方法可從多方位、多角度突破。
關鍵詞:三語;朗讀;中心詞句;多媒體
一、 設計好“三語”突破
“三語”是指課堂的導入語、過渡語、小結語。設計好“三語”,可使整節(jié)課的教學脈絡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進而使課堂教學有序通暢,便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比如上S版四年級課文《語言的魅力》一課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語:“同學們,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它能像春雨,滋潤心田,又如微風,能撥動人的心弦,它又像春天的太陽,融化人們冰冷的心!不信,就請大家看看讓·彼浩勒這位法國著名詩人是怎樣用語言的魅力,感動行人,讓他們?yōu)樾衅虻拿ふ呖犊┥岬?!”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fā),學習的熱情高漲。
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可以在整體感知后,設計這樣的過渡語:我們可以如此過渡:同一木牌,為什么詩人添了幾個字后,行人的態(tài)度會與之前的冷漠大相徑庭?一個質(zhì)疑的過渡,激發(fā)了學生深入研讀文章的興趣,學生們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向課文的重、難點發(fā)起沖鋒。學生在初步體會詩人所添句子的魅力后,我們就要用過渡語著重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僅僅多了“春天到了”這幾個字,效果就與沒有這幾個字完全不一樣,因為,春天到了,我們的頭腦會出現(xiàn)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在交流中,老師再適當引導他們換位思考:春天這么美,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你會怎么想?這樣,課文的難點就在學生的各抒己見中突破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那么小結語就是點睛之筆了:“詩人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就將行人美好的生活與老人不幸境況作了對比,讓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對老人產(chǎn)生了同情之心瞬間迸發(fā)。所以,行人紛紛解囊相助!這就是語言的魅力!”通過“三語”的穿針引線,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一下子就凸現(xiàn)出來,課文的重難點就順理成章地得到了突破。
二、 在朗讀中突破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提倡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朗讀,也是突破課文重難點的方法之一。比如在古詩教學中,很多都能通過朗讀來理解、感受古詩意境,突破重難點。如教學《江雪》一詩時,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一是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詩中有畫,詩畫不分家?!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學生在朗讀中仿佛看到了漫天飛雪中,連綿山嶺,條條幽徑,鳥飛絕,人蹤滅。二是巧抓住關鍵詞朗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卑衙烤涞牡谝粋€字連起來讀就是“千萬孤獨”,這是何等的孤苦?。∪且龑W生聯(lián)系時代背景朗讀。滿腹經(jīng)綸的柳宗元,滿懷治國拯民之心,卻遭權臣迫害,被貶永州。一腔報國熱情無人理解,但他又不愿放棄自己的信念,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我一次次地引導學生朗讀,學生由淺及深,漸漸讀出了味道,慢慢感受到了那種空曠、凄清的環(huán)境,詩人處境孤獨但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情懷。課文教學的重難點自然也就突破了。
三、 抓住中心詞句突破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入選教材的文章中,大部分都有關鍵詞句,只要我們抓住這些關鍵詞句,在課堂教學中就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地突破重難點。例如,我在執(zhí)教語文S版第十一冊的《永遠的歌聲》時,就注意到課文有這樣的一個句子:“我說,我們老師好,樣樣好,天下第一好?!蔽沂沁@樣引導學生學習的:讀了課文,老師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學生回答:“這是一個好老師!”再引導:“課文那個句子直觀地告訴你這是一個好老師呢?”這樣,學生很快就找到這個中心句。找到中心句后,我開始發(fā)散引導: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至5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xiàn)“老師好”的句子,細細品讀體會。通過引導讀書思考,學生們有的回答:“老師年輕又漂亮,好!”有的回答:“老師會教我們唱歌,好!”課文有一個省略號,我再次擇機引導:孩子們想想,除了課文描寫的之外,老師的好還會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學生的想象力被瞬間激活,紛紛回答:“老師還會教我們寫字,真好!”“老師會和我們一起玩游戲,就像姐姐一樣?!薄袄蠋煏涛覀儺嫯?,老師畫畫可漂亮啦!”......我趁機引導回歸中心句:“是呀,老師知識豐富,多才多藝,又懂得關心照顧我們,真是——”學生一起讀:“我說,我們老師好,樣樣好,天下第一好?!本瓦@樣,課文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就水到渠成地解決了。
四、 巧用多媒體突破
科技一日千里,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學也要不斷地進步?!缎W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積極構建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學習平臺,拓展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支持和豐富語文綜合性學習。時代的發(fā)展決定了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善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突破教學重難點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執(zhí)教《詹天佑》一課時,本課其中一個教學重難點是:理解開鑿隧道的兩種不同的方法——“兩端鑿進法”和“中部鑿井法”。要突破這樣的教學重難點,單靠老師教或者讓學生讀,都很難收到好的效果,畢竟這些知識太深奧,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jié)太多。而解決這個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多媒體的手段進行直觀展示。通過多媒體演示,既讓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含義,又讓學生通過具體畫面體會到了詹天佑過人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恰當運用多媒體,對突破重難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老師的智慧是無窮的,課堂教學的精彩是無限的。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成功突破課文的重難點,必將是課堂的“亮點”,美麗綻放!
參考文獻:
[1]張志軍.小學語文課堂討論策略淺談[J].新課程(上),2017(2):59.
作者簡介:
陸森,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水口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