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
【關鍵詞】小學 數學 五年級 教學設計 空間發(fā)展 教學研究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全面發(fā)展。
實現這一目標的載體就是課堂,一堂課的教學設計決定了整堂課的效率,所以說,充分準備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設計是提高有效課堂的良好途徑。對于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時,在教學設計和課堂上我做了一下工作。
1、充分的課前準備
一堂課的有效把握離不開充分的準備。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課前,我把學生分成7個小組,一個小組4名學生,準備了15個長方體模型和15個正方體模型,其中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教師自己教學使用。每一小組4支彩色筆,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畫、去描、去涂,在實踐中收獲知識。課前,教具一直沒有展示出來,以便課題導入時,出示教具,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帶領學生進入教師預想設計的教學情景。師生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數學課堂才能是積極主動和科學有效的。在教師的合理正確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們的數學課堂一定會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師生之間才能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2、教師的適時引導提問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不應是隨意的,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但就當前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教師提出的問題針對性不強,使得學生思考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其思維無法得到有效引導,沒有達到提問的目的。只有在最佳時機提問效果才最好。所謂最佳提問時機,此時,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對教師的提問能入耳入腦。最佳提問時機,既需要教師敏于捕捉、準于把握,也需要教師巧于引發(fā)、善于創(chuàng)設。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中,我的導入是出示教材的情景圖,一排排高樓大廈,家里的廚房設施,此時我引導性的提問:“親愛的同學們,課件上的圖片你們見過嗎?它們是什么形狀?請大家思考一分鐘”。課題的導入是從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導入,貼近學生的知識面,繼而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思考,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暢談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可以出示課前準備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具模型,此時教師適時提問:“同學們,剛才見過了一排排高樓大廈和生活物品,一起來看看老師手里的物體吧”。學生由生活中熟知的物體轉移到教師手里的教具。學生發(fā)現教師手里的教具模型和一排排高樓大廈有一點點相似。于是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想去探索。此時,教師可以揭開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數學課程更要求給學生建立起簡單的邏輯思維,能夠產生主動學習的意愿。提問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也應當發(fā)揮好其價值,助力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所以,一堂課的要想生動有趣離不開教師的適時引導提問。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要基礎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問題、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激勵學生全面參與多樣的動手實踐活動。這節(jié)課,在導入課題后,教師立即分發(fā)課前準備的長方體模型,每一小組2個長方體,2個學生共同認識探索一個長方體的。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摸索長方體的特征。觀察手中的長方體盒子,找出長方體有幾個面(分別是什么形狀,大下關系如何),幾條棱,長度關系怎樣,幾個頂點,注意不要重復數,請學生自己動手標記起來,等一系列學生自己能探索到的。學生只有自己經歷動手實踐,知識才是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可激發(fā)學習欲望,進而產生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引導及鼓勵學生動手實踐。
4、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空間知識與生活聯系緊密,小學生的空間知識大都來自于豐富的現實原型,這是學生們理解和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例如課件出示的一排排高樓大廈和廚房設施等等生活中的物體,都是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重要資源。在本節(jié)課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善于運用這些原型,激發(fā)孩子探究身邊事物的興趣。例如,對空間物體的認識和理解。感性認識是空間想象力形成和發(fā)展的前提,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對教具、實物的觀察、分析、思考使孩子們在頭腦中先初步形成對空間的感性認識和整體形象,以利于樹立空間骨架,進而抽象為空間形體的平面圖形。所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摸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是發(fā)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基礎。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自探索,感知就越深。
5、對比感知不同物體的能力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嗎?請同學們一起來思考。正方體是不是特殊的長方體,那要看它是否滿足長方體的條件,那么什么樣的立體圖形就是長方體呢?通過討論得出:8個頂點,有六個長方形的面,有12條棱,并且分為長寬高三組,每組4條棱,都相等。讓學生在自己的正方體上找:有8個頂點;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正方形就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體的棱也維度分為長寬高三組,只不過都相等罷了。通過對比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點、長、寬、高,學生才能深刻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把知識形成體系。
一堂課活潑生動的數學課,需要教師充分的準備,語言的藝術,對知識點的深刻理解,合理創(chuàng)新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方方面面。教師只有在不斷的摸索學習中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