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娟
摘 要:寫字是學生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橋梁,是學生了解以文字為載體的書面知識的途徑。寫好漢字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對提升語文寫字教學實效性進行探究,旨在為語文寫字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字教學;實效性;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4-0076-01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寫字教學非常重要,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認真識字、好好寫字,切實提高語文寫字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語文學習奠定基礎。本文分析學生書寫現(xiàn)狀和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對語文寫字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其一,教師重視程度不夠。目前,部分語文教師對寫字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重視程度不夠,更沒有對學生寫字基本功進行強化訓練。還有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只要學生能夠掌握課本上的生字,就算是完成寫字教學任務。因此,他們對學生寫字不進行嚴格要求,只要會寫就行,忽略學生寫字姿勢的正確性、書寫的規(guī)范性和美觀性。
其二,忽略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有意注意時間短,讓他們坐在課桌前認真寫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有的語文教師在寫字教學的過程中,只讓學生機械地抄寫字詞,或者只重視講解寫字的技巧,忽略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為了完成作業(yè),就會片面地追求寫字速度和數(shù)量,只關心寫得對不對,不關心寫得好不好,不但難以提升書寫能力,而且對所寫的字也不能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
其三,過度依賴多媒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多媒體字體規(guī)范美觀,展示起來整齊劃一,改正起來也特別方便,還不用擦黑板。因此,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大有代替板書的趨勢。不僅教師如此,學生和家長也是如此。他們對利用多媒體書寫過于依賴,簡直快忘記用筆在紙上一筆一畫地寫字是什么感覺了。
其四,偏重識字輕視寫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識字是書寫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然而部分教師卻認為識字和寫字應該分開,一味地強調(diào)識字的重要性,而忽視識字和寫字的有機結合。在寫字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側重生字詞的解析,卻沒有留給學生練習寫字的時間,寫字課配發(fā)的習字本也往往被用來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回家后完成。教師根本沒有對學生寫字技巧進行必要的指導,導致學生也大多將寫字作業(yè)當成一種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匆匆寫完了事。
其一,熟悉字形,為寫字打好基礎。漢字包含形、音、義幾個基本要素,其中字形是寫字教學的基礎,也是重點和難點。字形掌握不好,往往會出現(xiàn)張冠李戴現(xiàn)象。例如“誰、推、堆”這幾個字,就容易混淆。學生對字形的熟悉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泛化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會對漢字的字形建立起模糊的認識,但再次識別時容易出現(xiàn)波動和不確定性。二是初步分化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對字形的整體結構認識還不夠全面,對字形結構會模糊和混淆。學生在這一階段雖然有了分化,但是偶爾會出現(xiàn)波動和遺忘的狀況。三是精確分化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表現(xiàn)在牢固程度和掌握的深度和精度上,學生不僅能辨析字形之間的差異,還能理解詞語的內(nèi)涵。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在認字過程中的三個階段,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在學生掌握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再進行寫字的強化訓練,這樣就會水到渠成。
其二,采用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正確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通過熟悉的情形,快速地了解教師教授的內(nèi)容,更好地消化知識點。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應當在寫字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例如,在對“金”這個字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順口溜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從前有個人叫老王,他的兜里總是裝著兩塊糖。又如,在講解滅火的“滅”字時,教師可以燃起一個小火苗,然后用黑板擦將其壓滅,告訴學生對火進行覆蓋就是滅火。這種教學方法寓教于樂,能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形下掌握漢字的字形,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其三,注重指導,提高學生寫字技巧。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教師要苦練基本功,成為學生寫字的楷模。為此,教師可以多買些字帖進行臨摹,使自己的字體美觀大方。在板書時,教師的一筆一畫,都要做到認認真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包括坐的姿勢、握筆的姿勢等。要求學生在寫字課上,多觀察、多體會,注意點、橫、豎、撇、捺、勾、折、提這八種筆畫的特點;下筆時要注意輕重,行筆時要注意線條的流暢,運筆時要注意轉(zhuǎn)彎,收筆時要注意頓、提、尖等。
總之,語文寫字教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字體是否規(guī)范和美觀,會對學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而規(guī)范和美觀的字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需要學生不斷地堅持,也離不開教師的正確指導。因此,教師應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和完善寫字教學策略,提升寫字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曉英.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現(xiàn)狀及有效策略探究[J].教書育人,2019(01).
[2]滿小紅.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探微[J].甘肅教育,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