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族智
【摘 要】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涉及的是細致微妙的內心世界。它處理的問題很多都是涉及人際關系,也就是涉及倫理、道德等領域。中小學生也是“人”,而且是特殊的人,處理他們的思想問題不能單從政治角度著眼著手,也應該像對待成人一樣尊重他們、理解他們,給以應有的寬容,在這個前提下引導其進步。
【關鍵詞】 班主任;學生管理;認識偏差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涉及的是細致微妙的內心世界。它處理的問題多涉及人際關系,也就是涉及倫理、道德等領域。中小學生是特殊的群體,處理他們的思想問題不能單從政治角度著眼著手,也應該像對待成人一樣尊重他們、理解他們,給以應有的寬容,在這個前提下引導其進步。具體來說,這種寬容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寬容
學生常見的錯誤從思想認識上分析,有幾種情況。一種是“認識偏頗”,如紀律上總是不能嚴格遵守。遲到早退,打架鬧事等等,他們不能認識紀律與自身成長的關系,輕視紀律的作用,認為可有可無,甚至認為紀律是束縛學生的繩索,以藐視或違反紀律為自豪。教師對此首先要能認識行為背后的思想病源,這樣才能心平氣和采取寬容態(tài)度。過于急躁和嚴厲,就很容易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把事情變得僵硬復雜。一種是“認識缺陷”,如有些學生受社會不良影響,講義氣哥們,講吃講穿。而學校及家庭沒有及時地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造成認識空擋。對這些,教師首要的事是能夠寬容,不能驚驚乍乍,見風就是雨,上綱上線;而應重點進行認識缺陷的彌補,耐心提高其有關的認識,并允許有反復。第三種認識上的“定勢”。例如對于作業(yè)格式對不對、書寫工整不工整、步驟規(guī)范與否等等,長期存在錯誤認識,形成了認識上的定勢“我心里知道就行”,對這些頑癥,老師一定不能指望輕易就能解決。只批評不諒解,只要求不等待,效果都不會理想。而要明白根源還在認識上,在寬容的前提上幫他們提高認識,從細微處入手,一點點地克服定勢,才能逐漸解決問題。
二、對學生行為自控能力的寬容
兒童由于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機會不足,自控能力較差。有些道理不是不懂,而是管不住自己。他們往往也恨自己,可是一遇具體事則舊病復發(fā)。對此老師同樣不能心急苛求,而要分析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要從具體行為上進行耐心矯正。一般不同時提出幾個要求,要抓住重點分期解決,必要時教師應進行具體的技巧性指導。筆者有一個學生,寫字總是又小又不工整,縮在格子的一角,以前的教師多次批評都不能奏效,筆者吸取教訓不再批評,而對每次作業(yè)都提出要求,每次只提一個要求,達到后再提新要求,并且親自做寫字示范。堅持了兩個月,終于克服了不良習慣,寫出了一筆工整的字。
三、對學生自我矯正能力和知識水平的寬容
由于上述自控能力方面的三個原因,學生自我矯正必然有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此教師要有思想準備,不要期望朝發(fā)夕至立竿見影。反復是必然的,進度緩慢是必然的,但進步是肯定的。需要強調的是寬容是與細心輔導相輔相成的,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不是無原則的縱容和偏愛。寬容同嚴格要求也是相輔相成的,寬容有時降低要求,但只是暫時的、策略性的,只是為了達到要求。
【參考文獻】
[1] 劉璠. 愛和寬容[J]. 教育界(中旬),2014(3).
[2] 楊閎嵋. 寬容:班主任工作的法寶[J]. 遼寧教育,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