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如今,越來越多的教師將目光轉向微課教學模式,實際上微課與信息技術課程的聯(lián)系最為緊密,二者天然契合。將微課融入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使本專業(yè)技術為領域內學科服務,是順理成章的事。文章探索微課模式融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習行為的引導價值,以及如何將微課教學模式融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
關鍵詞:微課;高中教學;信息技術課程;學習行為
作者簡介:陸曉健,江蘇省啟東市第一中學教師。(江蘇 ?啟東 ?226200)
中圖分類號:G633.6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2-0059-02
從微課入手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從大量的教學案例效果看,它在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等方面能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但以往的大多數(shù)研究都是從教學者的角度探索微課的實施,而筆者認為,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入手發(fā)揮微課教學的價值,更值得探索。
一、微課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引導價值分析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微課常通過短視頻錄制的方式在三至五分鐘內將某個知識點呈現(xiàn)出來。將微課融入教學,可幫助學生完成對知識點的查缺補漏,針對自己的知識盲區(qū)進行專項“攻堅”。如果能夠將趣味性元素融入微課視頻中,還可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更多的學習樂趣。同時,對于學生來說,通過微課進行學習,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建立課上與課下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觀看視頻實現(xiàn)對知識點的自主掌握。也就是說,微課對學習行為的最大價值在于其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而這一自主性顯然更加符合新時期的教育教學發(fā)展理念。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學習行為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階段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在學習行為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形式興趣不足。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上,學生出現(xiàn)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學習興趣低下。當學生看到厚厚的信息技術教材時,都會不自覺地產(chǎn)生一種天然的恐懼,再加上信息技術教師往往“照本宣科”,教學方式單一,長此以往,很多學生出現(xiàn)了厭煩情緒,在學習行為上也變得越來越消極。
2. 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內容的需求較弱。從高中生的角度來說,他們是伴隨著信息時代而生的,即很多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之前就已經(jīng)具備了較好的信息技術基礎,而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有很大一部分與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是重復的,這顯然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契合,因此學生會表現(xiàn)出較弱的信息技術學習需求。
3. 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視程度不足。通過觀察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的學習行為,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存在重視不足的問題。筆者認為,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信息技術課程并非高考的必考科目,學生會在潛意識里對投入其中的學習時間和精力進行取舍。
三、微課融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學習行為分析策略
作為高中信息技術科目教師,如何借助微課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轉變上述學習行為,更好地完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角度入手進行學習行為的改善:
1. 發(fā)揮微課教學趣味性,引導學生化被動為主動。針對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興趣較弱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微課教學來轉變其學習行為。如通過播放微課視頻,使學生在觀看和思考過程中獲得信息技術學習的快樂體驗。傳統(tǒng)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較單一,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如果能有效地發(fā)揮微課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改變思維方式,加深對信息技術知識的了解,就可以進一步擴展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視野,引導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為他們以后的信息技術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硬件系統(tǒng)的介紹是一項非常必要的教學內容,但硬件系統(tǒng)中的鍵盤、鼠標、主機等都是高中生極其熟悉的,如果課堂上再照本宣科,對其進行講述性的介紹,顯然無法引起學生的傾聽興趣。如果教師從播放微課“不可不知的電腦硬件冷知識”入手,換一種思維、換一種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介紹,就會使教學別有一番風味。通過這樣的微課觀看,學生發(fā)現(xiàn)原來鍵盤中的字母排列順序之所以是錯序的,竟然是為了降低人們的打字速度。除此之外,學生還會知道為什么電腦中的磁盤排列是從C開始,而沒有A盤和B盤,等等。而這些教材中沒有的“冷知識”,卻正是能夠引發(fā)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內容。
2. 發(fā)揮微課教學專業(yè)性,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正如前文所述,這一時期的高中生本身具備較高的信息技術能力,如果在信息技術課堂中,還對已經(jīng)可以“打字如飛”的高中生進行電腦打字的訓練教學,顯然是無法滿足其學習需求的。而將微課融入信息技術的教學之中,只需三五分鐘的時間,學生所未知的信息技術知識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展示出來,這種有側重點的教學模式顯然更容易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當然,每個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教師應當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微課教學內容,讓學生對微課的教學方式產(chǎn)生興趣,并根據(jù)自己的具體學習能力有選擇性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進而有效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3. 發(fā)揮微課教學前瞻性,引導學生以全新視角對待學習。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很多高中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認知存在一定誤區(qū),甚至有一些從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教育工作者也并未對本學科給予應有的重視。為了使高中生及教師都能夠對本學科的學習與教學給予充分重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微課的制作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史以及信息技術的未來發(fā)展前景展示出來。而實際上,微課這種教學模式本身就是信息技術發(fā)展的一大成果,就是值得廣大信息技術教學者引以為傲并將其運用到教學之中的。
例如,在“信息技術與社會”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更加完整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過往歷史,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憧憬信息技術的未來,學會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的成果(如微課),提升其信息技術學習效果。
將微課融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信息技術,以更加敬畏的方式去看待信息技術的成果,還能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積極轉變,是值得廣大信息技術教學者進行嘗試的。
參考文獻:
[1] 王鳳云.微信平臺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8.
[2] 徐亭婷.普通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實施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7.
[3] 周雯.信息技術學科操作類微課的情感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責任編輯 ? 袁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