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玉鳳
【摘? 要】 欣賞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以期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對音樂的熱情與審美能力。
【關(guān)鍵詞】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策略
小學音樂新課標明確提出,通過音樂欣賞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與審美能力。開展好音樂欣賞教學有助于激起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也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引領他們快樂地進入曼妙的音樂世界。那么,應該如何開展音樂欣賞教學呢?筆者就個人的教學實踐,簡要談一談心得體會。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高音樂欣賞教學效率
課堂三維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起點與終點,不僅是教師開展教學設計的前提,也直接決定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與評價。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其實就是要解決“我要到哪里去”的基本問題。就小學音樂欣賞課來說,就是在學生欣賞了這些音樂作品后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需要音樂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與賞析作品,再結(jié)合班上學生的學情,科學合理的確定教學目標。比如,以人教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上冊三單元欣賞課《天堂》為例,筆者在設計教案時就確定了教學目標:1. 初步了解蒙古族長調(diào)的特點;2. 通過欣賞與演唱蒙古歌曲,讓學生了解蒙古民歌中的長調(diào)與短調(diào);3. 通過欣賞作品感受演唱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再精心設計教案,有效確保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巧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音樂欣賞產(chǎn)生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相對于教師單純的教學講解來說效果更為明顯。音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把音樂賞析內(nèi)容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給學生更加明顯的視覺與感官沖擊,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為例,這首歌曲主要展示了北京城的美好風光與民俗文化。為了讓學生對這首歌有更好更深刻的了解,從愛北京城上升到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愛國的高度上,筆者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北京城的視頻,然后再結(jié)合這首歌曲,一邊播放歌曲,一邊展示北京城的美好風光,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音樂情境中去感受、欣賞音樂。
三、重視聆聽與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知
“聆聽”是開展音樂欣賞教學的主要手段,其中“聽”是最為核心的因素,需要時間與方法的沉淀與積累,換而言之,音樂的聽覺是經(jīng)過不斷的訓練形成的。過去音樂教師往往將過多的時間花在介紹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偏離了欣賞教學的方向。這導致音樂課上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單方面講授知識,留給學生欣賞音樂的時間并不多。這失去了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也極易讓學生感到厭煩。因此,教師應多為學生保留一些獨立傾聽、賞析音樂的時間與空間。同時,要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細細體會音樂。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也是有所差異的。因此,音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鼓勵他們講出對音樂的看法,對音樂的理解。比如,在播放音樂作品后教師可拋出下列問題:“同學們,這段音樂后面有一段節(jié)奏很快,你覺得原因是什么?”通過引導,讓學生思考,講出他們對音樂的理解,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答案加以逐步的引導。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 杜靜文. 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 課程教學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