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教學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理論與實踐并重,提起對實驗教學的關注度,深化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引導學生的實驗探究思維,保障學生的實驗探究效果與體驗,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教師要想高效開展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首先應當就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并進行相關教學對策的安排。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實驗探究思維的引導以及各項實驗探究能力的訓練,保證學生的高效學習效果與體驗。
一、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過于主觀
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開展以學生發(fā)展為基準。但是由于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在目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導者,而學生則成為了課程學習的參與者。這樣主客顛倒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學生不能有效發(fā)揮自身潛在智慧,展開對實驗教學內容的主動探究與思考。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過為主觀,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導致了教學質量的停滯不前。
(二)教學模式低端,學生探究興趣不足
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導致了他們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不注重對教學模式的改進與完善,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課堂中大部分還沿用傳統(tǒng)機械化的教學模式,教師主觀進行實驗操作演示,學生則作為知識的接收者。這種被動形式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學生的抵觸心理,厭倦生物實驗教學課堂,無法提起對實驗探究的興趣熱情,致使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更具挑戰(zhàn)性。
(三)教學方法不夠完善,學生探究能力較差
現(xiàn)今高中生物教學階段存在著陳舊的教學思想,教師在實驗探究教學中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實驗步驟以及教學知識點的深入講解,忽略了對學生實驗探究思維的引導與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發(fā)展,學生脫離了教師的教學講解后便會無所適從。
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有效解決對策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實驗探究興趣與熱情
教師想要保證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高效性,首先應當思考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實驗探究興趣,為實驗教學課堂做好良好的導入工作。多媒體在實驗教學課堂上的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圖文并茂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調動全身積極性融入于課堂的實驗探究中,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將其作為實驗教學的有效導入內容。
比如:在進行觀察類實驗教學“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時,教師就可以首先根據(jù)教學內容制作課件視頻,然后在課堂上用幾分鐘的時間向學生進行展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本項實驗的實驗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以及了解細胞的結構,并且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等。根據(jù)這樣的實驗教學目的,教師可以用幾種不同的顯微鏡下的細胞動態(tài)圖向學生展示,比如:動物神經(jīng)細胞、動物血液細胞、植物葉綠體細胞以及洋蔥表皮細胞等多種不同的細胞結構。由于細胞的基因差異性導致了細胞的形態(tài)以及大小各不相同,通過展示多種多樣的細胞動態(tài)圖為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對細胞的探究中。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細胞學習的欲望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高倍顯微鏡深入而細致的觀察不同細胞結構,以這種方式展開高效的實驗教學。多媒體的教學應用煥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教師高效開展實驗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開展“先學后教”教學模式,訓練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學習中的自主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根據(jù)這種要求教師可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成為課堂實驗探究的主體,而教師則作為學生實驗探究中的引導者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糾正或建議。
比如:在開展高中實驗教學“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時,教師就可以提前讓學生在課下進行主要實驗教學內容的預習,并通過相關問題的設置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思維進行引導,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比如:為學生設置問題“本實驗中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是什么”,學生對預習所獲得的教學信息進行分析與總結。教師需要依據(jù)實驗探究的過程以及結論為學生設置多層次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展開自主的分析與思考,提前獲得對實驗探究內容的認知。同時還要提醒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將一些復雜并具有難度的知識進行記錄,明確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這樣教師在課堂對實驗進行全面講解時,才能夠注重對學生疑難問題的著重講解與點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這樣的綜合性的教學流程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對實驗探究內容的理解與領悟,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引入思維導圖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思維
思維的引導對于學生的實驗探究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繪制有關實驗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明確實驗探究的相關流程、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以及體現(xiàn)的知識點內容,以此來幫助學生有效梳理實驗探究思維,加強對知識點的深層次理解,全面性提升實驗探究學習的效果。教師通過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實驗細節(jié)以及所體現(xiàn)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通過思維導圖的逐級展開方式引導學生思維,加深對復雜探究實驗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學習高中生物實驗“影響酶活性的條件”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實驗的教學目的及實驗中所體現(xiàn)的原理主要實驗內容繪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首個結構層次內容是影響酶活性的條件,然后在二級結構層次中的內容需要猜想影響酶活性的原因,第一個二級結構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第二個二級結構是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那么在二級結構所延伸的三級結構中則需要體現(xiàn)實驗的探究流程。以二級結構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為例,在它的三級結構實驗探究中主要包括的有實驗的操作流程、實驗現(xiàn)象以及實驗結論。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梳理思維,明確實驗探究的步驟以及順序,了解怎樣操作實驗才能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實驗現(xiàn)象是學生對于實驗教學知識點的思考,在探究PH值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現(xiàn)象中會有兩種不同的現(xiàn)象,其中一支試管的液體而另外一只試管中的液體變?yōu)樗{色。教師需要在思維導圖上體現(xiàn)對這種實驗現(xiàn)象的教學思考,然后引出實驗的結論,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會下降,所以在適宜的品質條件下酶的活性會最高。以這種層層展開實驗流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然后在實驗現(xiàn)象中體現(xiàn)教學知識點,讓學生加強理解,鞏固記憶。
三、總結
總的來說,教師想要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便要針對目前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全面性分析。之后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與方法進行針對性的策略安排,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進行綜合訓練。除此之外要加強對學生的實驗探究思維引導,讓學生能夠獲取對實驗流程以及探究思路的全面性認知,提升學習效果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朱國民.多媒體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文理導航(中旬),2017.11(4):419-420
[2]朱巧云.基于思維導向的高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7.95(2):185-186
[3]岳陽珊.巧用多媒體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10(5):352-353
[4]吳杏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生命世界,2015.0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