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單一化的知識灌輸式于高中地理教師而言應當改變。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不斷創(chuàng)新高中地理的教學,構建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模式;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0-0193-01
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將復雜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和具體化,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知識,使學習效率得到全面提升。而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的教學處于比較落后的灌輸式狀態(tài),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影響了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基于新課改的大背景,這種適應于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和時代的發(fā)展格格不入,筆者認為:新時代的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緊密結合現(xiàn)代教育手段,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使高中地理教學模式得到創(chuàng)新性改進,推進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1.多元化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和傳統(tǒng)落后的應試教育思想不同,多元化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1.1 有利于豐富高中地理的教學。
我們知道:傳統(tǒng)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是比較單一、單調的。一般而言,在課堂教學中,都是教師講解,學生接受,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而在高考壓力的影響之下,很多學生甚至是通過機械記憶的方式來獲取和掌握知識,機械化的學習模式,使得學生不能對相關的知識融會貫通,更不能將理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傳統(tǒng)單一、單調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將不復存在[1]。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情境教學等多模式的運用,使高中地理的教學形式多樣而靈活。
1.2 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形式。
學生本不該是被動學習的主體,而應當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方能不斷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高中地理合理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有利于消除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被動接受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等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改變學生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學習形式。
1.3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思維和習慣長期受到壓制,那將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1]。多元化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不斷豐富高中地理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空前的增強,這將確保學生主體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fā)。
2.多元化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緊密結合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促進教學的有效性。具體對策如下。
2.1 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學生學習形式。
當前,小組合作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被廣泛運用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對于高中地理的教學而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不僅能夠有效地改變傳統(tǒng)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全面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還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意識,促進學生探索實踐能力的提升[2]。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于高中地理教學,教師要注重以下幾點:首先,合作項目的選擇一定要科學。既然學習的項目要通過合作的方式完成,那必然應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啟發(fā)性。因此,在合作項目的選擇時,教師一定要考慮其項目的合作意義,為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其次,在開展合作學習分組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分組的科學合理性,盡可能避免人多過多無法管理,也要避免人數(shù)過少而失去合作學習的意義??茖W合理的分組,有利于促進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總體而言,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是多元化教學模式運用的有效途徑之一。
2.2 多媒體輔助教學,激活高中地理課堂。
如今,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對于高中地理的教學而言,多媒體輔助對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具有更多的優(yōu)勢。我們知道,地理是研究自然環(huán)境的學科,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識是比較抽象難懂的。而傳統(tǒng)的講述式教學模式,難以讓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難以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直觀的理解。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題。和傳統(tǒng)意義的教學手段不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能夠將很多難懂的知識簡單化。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季風氣候等相關知識點時,關于氣流的形成等,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形式給學生展現(xiàn),這種直觀的、動態(tài)的展現(xiàn)形式,往往能夠讓學生輕松地理解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2.3 情境教學,構建高效地理課堂。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是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目標的又一途徑[2]。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通過微視頻導入、圖片導入或者是音頻導入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將思維集中在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在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導入,利用有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教學,這對于激活學生的地理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適應于應試教育的單一化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應當被摒棄,而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應當?shù)玫桨l(fā)揚。高中地理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陶亮.高中地理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8).
[2] 韓永東.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與優(yōu)化舉措[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