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愛玲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依托微信平臺的PBL融合CBS教學法在急危重癥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酒泉衛(wèi)生學校(以下簡稱我校)在某院進行急危重癥護理的實習生48人進行分組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4例。對照組常規(guī)教學,實驗組建立微信平臺,采用PBL融合CBS教學法教學,比較兩組實習護士理論、操作考核成績。結果:實驗組實習護士理論和實操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依托微信平臺對實習護士實施PBL融合CBS教學法能顯著提高其對護理理論和實踐操作的掌握程度,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微信平臺;PBL;CBS教學法;急危重癥護理學
中圖分類號:G434;R47-4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04-0036-01
近年來,微信平臺的興起極大地便利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消息傳達,在此基礎上,實施“以問題為基礎”(PBL)融合“以病例為引導”(CBS)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校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某醫(yī)院實習危急重癥護理的學生48人,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參與本次研究。通過隨機分組,對照組24人、實驗組24人。對照組中男1人、女23人,年齡19~22歲,平均(19.81±1.25)歲,入組前護理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平均(70.25±5.63)分;實驗組中男1人、女23人,年齡18~22歲,平均(19.54±1.32)歲,入組前護理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平均(69.27±5.28)分。比較兩組一般資料,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研究方法
(1)師資管理。組織安排該院本科學歷及以上、具有帶教資格的護士8人作為帶教教師,工作經(jīng)歷均在8年以上且獲得護師及以上職稱;所有帶教教師參與PBL、CBS聯(lián)合教學法培訓;所有帶教教師接受危急重癥護理學理論和實操專業(yè)強化培訓;比較帶教教師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隨機分到對照組和實驗組帶教。
(2)護生培訓。所有護理實習生入院第一天與帶教教師互相認識,熟悉醫(yī)院、科室環(huán)境,了解急危重癥護理項目內(nèi)容,接受理論考核和護理實操培訓。
(3)帶教方法。對照組常規(guī)帶教,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各項護理操作。實驗組護生、帶教教師、分管病人及其家屬建立微信聯(lián)系平臺,及時發(fā)布護理任務、講解護理操作知識,并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
3.評價內(nèi)容
實習期結束時由帶教教師共同制訂急危重癥護理學理論考核試卷和護理實操考核項目,均為百分制,得分越高說明理論或實操掌握情況越好。
4.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若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二、結果
入組時兩組實習生理論和實操考核得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實習期結束時對照組理論考核成績平均(78.23±2.85)分,實驗組(86.45±4.17)分,t=7.973、p=0.000;對照組護理實操考核成績平均(89.57±2.35)分,實驗組(92.38±2.36)分,t=4.133、p=0.000。組間比較差異均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
三、討論
PBL融合CBS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護理實習生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提出護理問題,并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首先,實習護士在完成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護理辯證思維能力,累積了護理理論知識。其次,在實習過程中充分接觸分管病人,在帶教教師的引導下,實習生能夠獲得更多操作經(jīng)驗,是對理論知識的提升和運用。最后,微信平臺的應用加強了實習生、帶教教師、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實習生對病人病情的掌握和跟蹤觀察。從結果來看,實驗組實習生理論和實操考核成績都得到了顯著提升,高于對照組。
參考文獻:
[1]王學文,尹崇高,李洪利,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PBL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16).
[2]郭麗芳,琚楠楠.借助微信平臺深化PBL教學法在護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