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能夠為學生以后的社會交際提供有效的保障基礎,它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梢娮魑慕虒W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本文重在論述高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應當十分重視?!备咧姓Z文是教學課程中最基本的學科,而作文則是表現(xiàn)語文水平的關鍵因素,也是語文學科基礎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是,近年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始終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存在著低效甚至無效問題,下面我根據(jù)自己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幾點問題,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思考和體會,淺顯地探討一下高中語文作文的有效性教學。
一、 高中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 作文教學的無序性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從第一冊到第四冊在“表達交流”這一專題的“寫作”部分其實對高中作文教學做了序列性的規(guī)劃。若我們對“表達交流”做簡單分析就可以發(fā)現(xiàn):作為剛剛進入高中的第一學期,教材的一二兩冊安排的寫作訓練重點當是記敘文。很顯然作為從初中到高中的一個過渡與適應期,這樣的安排既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也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認知水平。高一的第二學期,即三四兩冊安排的寫作訓練當為議論文。但實際情況是,高中語文教學從未把作文教學列入每學期的教學計劃。高中作文教學只是完成每學期學校要求的次數(shù)即可。至于每次作文寫什么,怎么寫甚至怎么改都由語文老師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沒有了科學的規(guī)劃、有序的指導,從高一開始學生的寫作就如同無頭蒼蠅一樣?!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這樣無計劃、無序列的作文訓練我們還能奢望學生有寫作的積極性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二) 高中作文教學的套板性
雖然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對寫作的要求是“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但在高考考場上學生很難在六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成功地運用各種手法寫出上乘的小說,散文等文體。高考作文的題意也不適合寫說明文,相形之下議論文便成了大多考生的不二選擇。
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考試中拿到高分,打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旗號從高一開始就給學生灌輸作文特別是高考最實用的文體——議論文的寫作思維模式的構建。并且從高考議論文如何擬題,如何開頭,如何舉例,如何說理,如何結尾,如何過渡甚至是如何照應點題都做出了細致而規(guī)范的點撥。這種極度的規(guī)范,表面上看起來可操作性很強的教學規(guī)范實質上不就是一種“八股”現(xiàn)象,不就是一種典型的“套板反應”嗎?這種陳式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作文很容易出現(xiàn)千人一面,大同小異的局面。
(三) 寫作素材的缺乏性
寫作文離不開素材的積累,大多數(shù)高中生寫作文時都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在高考的重壓下,為了提高成績,老師家長步步緊逼。大多數(shù)高中生的生活空間相對封閉,沒有時間和機會來體味生活細節(jié)和新鮮事物,至于把自己的體驗整理成素材運用到作文中去就更無從談起了。
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想盡一切辦法,除了一周五節(jié)的語文課外,大多數(shù)自習時間都被無條件地讓給了其他高考科目,作為母語的語文在部分學校是被邊緣化了的學科,部分班主任都視學生看課外書為“違紀”行為,這樣的高壓之下學生又何來積累素材的機會?部分學生也缺乏做“生活有心人”的意識,很少主動地去觀察體驗生活,只是在寫作文時求助“優(yōu)秀作文”套用別人現(xiàn)成的素材。
(四) 寫作興趣的匱乏性
教育心理學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寫作欲望一旦被激發(fā)出來,就能產生創(chuàng)作的心理渴望,從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作文的寫作中去。我們現(xiàn)在的作文教學在利益的驅動下的確存在著極大的局限性:本身就無序的教學計劃,又有著套板式的教學模式,同時我們又習慣了不顧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學生都提出了立意新穎、事例典型、邏輯嚴密、主題深刻等要求,而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只有少數(shù)學生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寫出這樣的“作文”,這樣就打擊了部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二、 高中作文教學的對策
(一) 提高教師自身的寫作素養(yǎng)
“打鐵需要自身硬”。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尷尬的事實:部分語文老師從來不寫作,也不會寫作。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缺乏鉆研精神和專業(yè)精神,只是應付日常教學工作,不閱讀也不思考,摸不清寫作的內在規(guī)律和結構的安排方法,這就導致了在對學生的作文指導中捉襟見肘,不得要領。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提升自己的寫作素養(yǎng):首先,大量閱讀。尤其是要讀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書籍,在閱讀中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其次,寫作文。老師只有先于學生寫作文,才能摸清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盲點,才能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有效的指導。
(二) 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是人的內在心理機制的外現(xiàn)。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只是在被動地寫作文、完成任務。事實證明,一旦喚醒學生的內在情感,調動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會爆發(fā)出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作潛力。首先,應該把作文和生活結合起來?!吧钍菍懽鞯脑慈!苯處熞龑W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其次,家長和學校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建立閱讀和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練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強調的就是閱讀在寫作方面的巨大作用。學生只有會寫、勤寫、愛寫,才能寫出好的作文來。
(三) 鼓勵學生自由寫作
長期以來,我們用中心、主題、立意、結構給學生的寫作設置了太多的條條框框。學生讀的多了,思考的多了,寫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文形式要不拘一格,日記、書信、隨筆、雜感等不拘一格,只有減少束縛,給學生自由表達的空間,讓作文成為書寫學生心靈的平臺,學生的思想和情感任意揮灑,才能寫出真正的好作文。
三、 總結
作文能力的提高有賴于長久的思維訓練和素材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要做到的是提升自身的寫作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讓寫作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成為學生抒發(fā)和表達自我的真正平臺。
參考文獻:
[1]徐冬冬.中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8(19).
作者簡介:
張建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