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應試教育主體地位被素質教育取代的當今社會,德育教育在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性,逐漸為人們所熟知。作為小學階段開展的必修課,將英語教學和德育課程相結合,既能夠鍛煉學生對英語加以運用的能力,又可以使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文章從三個方面,圍繞著英語教學和德育課程的一體化展開了研究,分別是培養(yǎng)學習習慣、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以期能夠在某些方面給小學英語教師以啟發(fā)。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實施策略
【作者簡介】鄭立軍,山東鄒平市開元小學。
引言
作為一種語言,英語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幫助人們表達自身的情感需求,另一個是對文化知識進行傳播,正是因為這樣,以英語為主要內(nèi)容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才被賦予了很強的思想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流露出的態(tài)度、情感,往往會給學生帶來十分直接的影響。由此可見,將德育課程和英語教學將結合,以德育課程為載體,完成對英語知識的傳授,具有較為突出的現(xiàn)實意義,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和英語能力,也能夠因此而得到顯著提升。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正處于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如果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接下來更加深入的教學活動的開展十分有利。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往往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則應當有意識的進行滲透及培養(yǎng)。小學階段開展的英語教學活動,其內(nèi)容相對感性,因此,無論是對詞匯、語音還是語法進行教學,教師都應當突出“感性”的特點,合理運用模仿、示范等方式,幫助學生對語言加以感知,使學生對語言間的聯(lián)系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站在英語學習的角度上,教學的主要目的應當是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首先,教師應當讓學生了解,認真傾聽的意義,通過傾聽的方式,鍛煉自己的聽力;接下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練習中,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師應當將教學重心放在朗讀、背誦和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上,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此可見,學習習慣是保證英語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與詞匯、語言知識相比,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需要小學生引起重視。
二、將德育課程和英語教學相結合
面向小學生開展的德育教育活動,無論是內(nèi)容還是形式,均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不斷進行調整。英語教學的目的則是使學生具備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實踐性、交際性等語言固有的特點,決定了模擬教學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把激發(fā)學生興趣放在首位,通過構建教學情境的方式,保證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在對“Would you like ……”這一在英語對話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句式進行教學時,便可以將班級設計成超市或快餐店,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分別圍繞著教學內(nèi)容展開交談,在交談的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被進一步加深,另外,這樣做還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具有激發(fā)作用。學生在成為課堂的主人后,對英語的樂趣所在往往會具有更加具象化的體會,多數(shù)學生會選擇通過合作的方式,取得更加符合自己內(nèi)心定義的“成功”,這與德育教育的目的不謀而合。
三、充分發(fā)揮榜樣具有的帶頭作用
小學生具有的模仿力,較初、高中生而言,往往更加突出,榜樣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教師的一言一行,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是難以磨滅的,這就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具有的帶頭作用,用標準的語音和流利的口語,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以用英語表達出自己對學生的愛護和關心,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見面時互道一句“Good morning.”,接受他人幫助時,將“Thank you”掛在嘴邊等。由于小學生的生活主要是圍繞著家庭和學校展開的,因此,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如果英語教師能夠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學生的行為舉止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實施德育課程的目的自然能夠達成。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將英語教學和德育課程相結合,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也會更加突出,這樣做十分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信心的樹立,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另外,英語教師應當具備對英語教學和德育課程間關系進行科學處理的能力,避免喧賓奪主的情況出現(xiàn),而是應當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將德育教育融入英語課堂,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蒙蒙.小學英語課堂德育滲透有效性之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 2017(S1):74.
[2]張魯靜.語言類課程的德育內(nèi)容與方法——以小學英語學科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