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銷活動在社會上被稱為“邪教”,侵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chǎn),破壞了社會的道德,引起了非法拘禁、暴力傷害等案件,以至于引起群體性的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guān)注,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和穩(wěn)定。
關(guān)鍵詞:傳銷;犯罪;故意殺人;正當防衛(wèi)
中圖分類號:D9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252-01
作者簡介:張慧君(1995-),女,漢族,江西吉安人,南昌大學,法律碩士(非法學)。
一、案件基本情況
2016年11月10日晚,被告人姜某、徐某、劉某及覃某四人欲逃離傳銷窩點,預謀次日趁傳銷窩點“主任”王某(另案處理)外出后,搶奪傳銷窩點“管家”,即被害人姚某保管的大門鑰匙,逃離傳銷窩點。被告人徐某對搶奪大門鑰匙,控制被害人姚某的方案進行了分工,并提議,如被害人姚某反抗就拿刀嚇唬;被告人姜某表示“實在不行就同歸于盡”;被告人徐某則勸阻稱,不要將事情搞大;被告人劉某未作表態(tài)。11日上午,被告人徐某重新分工,由被告人姜某負責控制被害人姚某,被告人劉某負責搜鑰匙,其負責看管其他傳銷人員。隨后,被告人姜某將廚房內(nèi)的菜刀藏匿在灶臺的電飯鍋蓋下。當日10時許,被告人徐某讓同在傳銷窩點的楊某將衣服帽子上的繩子解下,并交給被告人姜某讓其用該繩子捆綁被害人姚某。被告人姜某又將繩子交給被告人劉某,并讓其負責捆綁被害人。11時許,被告人徐某在廚房外負責看管其他傳銷人員。被告人劉某先進廚房,隨后被害人姚某也到廚房,被告人姜某隨即跟進廚房與被害人姚某爭執(zhí),被告人劉某從背后抱住被害人姚某,欲捆綁被害人姚某的雙手未果。因被害人姚某反抗,被告人姜某拿出事先藏好的菜刀,逼被害人姚某交出房門鑰匙未果。被告人姜某遂持刀擊砍被害人姚某頭部,被告人徐某聽到被害人姚某的慘叫聲后,進入廚房欲勸阻被告人姜某未果,右手食指中指亦被砍傷。之后,同在傳銷窩點的湯某見狀上前搶下被告人姜某手中的菜刀,并將菜刀藏匿在客廳沙發(fā)墊下。被告人姜某繼續(xù)威逼被害人姚某交出大門鑰匙,被害人姚某交出大門鑰匙后往女寢室方向走,被告人姜某擔心被害人會向傳銷窩點主任告發(fā),產(chǎn)生了殺人滅口的念頭,又持菜刀追到女寢室繼續(xù)擊砍被害人姚某頭部、頸部,致被害人姚某死亡。被告人徐某、劉某等人隨即離開案發(fā)現(xiàn)場后,用電話報警。經(jīng)法醫(yī)學鑒定,被害人姚某系頭部、頸部、項部受銳器多次作用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二、案例分析
本案爭議焦點:(一)、是否滿足正當防衛(wèi),成立正當防衛(wèi)的前提條件是什么?(二)、姚某是構(gòu)成傳銷罪還是非法拘禁罪?能否因為姚某構(gòu)成犯罪而減輕姜某的量刑?關(guān)于第(一)點:第一階段,他們首先共同實行正當防衛(wèi)。姜某要鑰匙不成,用刀砍頭部,防衛(wèi)過當,是故意傷害,但是其他人仍然是正當防衛(wèi)。第二階段(被告人姜某繼續(xù)威逼被害人姚某交出大門鑰匙,被害人姚某交出大門鑰匙后往女寢室方向走,被告人姜某擔心被害人會向傳銷窩點主任告發(fā),產(chǎn)生了殺人滅口的念頭),從被告人的行為來看,姜某對被害人的死亡的結(jié)果是一種積極追求的心態(tài),姜某即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導致他人死亡的后果,仍希望這種后果的發(fā)生,并且這樣的行為造成了一人死亡的后果,姜某持菜刀追到女寢室繼續(xù)擊砍被害人姚某頭部、頸部的行為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責任。就是姜某犯罪行為,其他人無關(guān)。在前半段,姜某的行為就是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實施正當防衛(wèi)。這里的不法侵害包括非法拘禁,在非法拘禁的這個過程中,姜某的人身自由被剝奪了。正當防衛(wèi)成立的條件:1、起因條件:不法侵害現(xiàn)實存在。2、時間條件:不法侵害正在進行。3、主觀條件:具有防衛(wèi)意識。4、對象條件:針對侵害人防衛(wèi)。5、限度條件: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姚某這一伙人是非法傳銷組織的成員,姚某等人已經(jīng)涉嫌對姜某等人實施了非法拘禁,嚴重干擾了姜某等人的個人自由、家庭生活、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等,此時姜某等人內(nèi)心必然是恐懼的。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姚某如果不處于昏厥的狀態(tài),不采取過激的手段,姜某等人是不可能脫離這種非法控制的,不能正常維護他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現(xiàn)在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傳銷組織控制姜某他們后,姜某他們就沒有生命危險,就不算遭受嚴重侵害。相反深陷傳銷組織后的那種生活狀態(tài)對很多人來說是生不如死的(我們經(jīng)常在新聞里看到過新人被傳銷人員暴力圍毆、面壁、潑浸冷水、扇耳光、辱罵等方式進行毆打、體罰和身體折磨的事情發(fā)生)。姚某為了擺脫非法拘禁可以進行正當防衛(wèi),但如果防衛(wèi)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姚某并沒有要傷害姜某,所以姜某在被告人姜某繼續(xù)威逼被害人姚某交出大門鑰匙,被害人姚某交出大門鑰匙后往女寢室方向走,被告人姜某擔心被害人會向傳銷窩點主任告發(fā),產(chǎn)生了殺人滅口的念頭又持菜刀追到女寢室繼續(xù)擊砍被害人姚某頭部、頸部,致被害人姚某死亡這個階段并不構(gòu)成正當防衛(wèi),所以在后半段姜某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責任。關(guān)于第(二)點:傳銷如果涉及到非法拘禁罪的罪行,那么是可以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證據(jù)做到數(shù)罪并罰,量刑情節(jié)上,被害人在這起案件中,有一定的過錯。一個是涉嫌傳銷組織的犯罪,另一個是涉嫌非法拘禁罪。基于被害人有嚴重過錯,因?qū)Ρ桓嫒俗们榕辛P。
[ 參 考 文 獻 ]
[1]陳興良.組織、領(lǐng)導傳銷活動罪:性質(zhì)與界限[J].政法論壇,2016,3(2).
[2]趙楠.以司法實務為視角論傳銷的刑法規(guī)制[J].法制與社會,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