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祿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進步的心理驅動?!皩W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薄Ed趣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樂于接觸它,并且興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學習和探索,變“苦學”為“樂學”,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80-01
下面筆者就多年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關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談談自已的淺見。
一、全方位地了解學生,采取有的放矢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是受教育者,他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質量都有賴于教師的教導。教師的教只有通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所以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組織他們生動活潑地主動地進行學習,是教師應當掌握的教學藝術。長期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凡每教一個新教學班,第一周往往就常與學生閑談,了解他們對教師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易于接受,對教師的教學有哪樣的評論,認為哪些方法可取,哪些效果不佳,這樣我在課堂教學中就能按照他們的建議和要求,盡量使課堂氣氛活躍,講解清楚而有條理,并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讓學生談談對我的教學反映和要求,以逐步改進。這樣,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再感到困難和乏味,漸漸地還產生了興趣。眾知,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初中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去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鳥”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聽這位老師的上課。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批評是真摯的愛,是由衷的愛護和幫助,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治,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二、多角度設計教學氛圍,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課堂環(huán)境如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酒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tài)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guī)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為了淡化傳統(tǒng)教學給人們的印象。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學用結合”“師生配合”。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教材處理及教學過程力求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大力采用先進的電子白板網絡教育平臺數字教學,令教學集直觀、生動與一體,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有了合適的情景,學生才印象深刻、聲形意有機結合,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傊惶谜n,始終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
三、常態(tài)化推進激趣法,創(chuàng)設充滿情趣的創(chuàng)新課堂
眾所周知,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學起來也就輕松、無負擔。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呢?可以用各種有趣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生學英語的熱情。英語語法規(guī)則,詞的用法區(qū)別,發(fā)音規(guī)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初一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教師只要常歸納,多積累,勤總結,有趣口訣就會源源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創(chuàng)設情境,Group task等手段激勵學生說英語,體會成就感。實踐證明,學生樂于在情境中學習和交流……。Group task是我使用最多的一種教學形式,因為它符合當代中學生好表現的心理,而且能給每個學生練習的機會。同時,Group task鼓勵學生互相合作,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做Group task時能獲得獨立運用語言的機會,此時他們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參與意思,他們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活動中,使內在的語言潛力得以挖掘與發(fā)展。每當學生進行Group task時,我穿梭于他們之間,回答學生的提問,不時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促使Group task得以順利進行。主要以表演對話;編寫類似的對話或討論問題為主。為了及時、準確地得到反饋信息,在Group task的基礎上,我還邀請一些小組上講臺來表演,并給予恰當的評價,學生在表演的同時使用了英語,一種自豪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四、有效穿插競賽教學,積極調動英語學習的興趣
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會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做法如下:在教學中穿插單詞拼寫比賽;課文復述比賽;自編短劇表演賽;課文朗讀比賽等多種多樣的競賽。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樣最大限度的將學生潛意識和現意識協(xié)調起來,鼓勵學生去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積極理解和運用知識,鼓勵發(fā)揮,鼓勵創(chuàng)造,這就進一步調動了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能力。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基本英語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