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才
摘 要:隨著體育課改的不斷深化及體育課的內容、形式、方法、目的的不斷拓展,特別是現(xiàn)代教育觀念不斷被人們所接受,體育游戲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和手段在教學大綱與小學體育課程中無形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而籃球游戲也廣泛地被教學者所應用于教學之中。在如今的小學體育課中,傳統(tǒng)的體育課形式依然占據著絕大部分的空間,這樣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體育課的開展產生不利的影響。結合目前小學體育設施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可采取創(chuàng)編籃球游戲對傳統(tǒng)的體育課形式進行改變,這樣就可以使得教學的豐富性增強、趣味性增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創(chuàng)編;游戲;小學;體育課
一、籃球游戲的創(chuàng)編價值
小學是學生身體發(fā)育的重要階段,骨骼還沒有完全固化,肌肉纖細,耐力和力量都還較弱;肺活量的水平反映了孩子的健康水平,然而許多孩子跑完400米都已經上氣不接下氣,肺活量指數低直接反映肺功能太差。但由于普通的體育游戲項目過于單調,學生往往在經過較短時間的練習后便失去興趣。籃球游戲的引入,將會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籃球游戲能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從身體結構、激素水平、性格趨向各方面都是剛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些因素的作用下,體育課是培養(yǎng)學生身體素質、營造集體氛圍,讓大家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交流、配合等。由于小學生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及自我的控制力較弱,有些學生情緒易失控,易怒、易哭,由于性格差異,外向型性格的學生往往容易與同學交往,能較好地融入集體活動中;內向型學生較外向型學生在這方面表現(xiàn)較弱?;@球游戲的創(chuàng)編,能讓學生間歇性地放下壓力,使外向型學生與內向型學生一起游戲,潛移默化影響內向型性格學生性格,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小群體的心得交流,為內向型的學生搭建了交流的平臺。
2.籃球游戲能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教育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具有良好社會適應能力,是學校教育,也是學校體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因為,傳統(tǒng)的游戲大多數可以獨立完成,雖然有些需要幾個人共同參與,但是團體性、協(xié)作性沒有以籃球為器材的游戲強,這是由籃球項目本身的特點決定的。所以,在體育課中創(chuàng)編籃球游戲,能使學生在玩的同時體會如何人際交往。
二、籃球游戲的創(chuàng)編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在創(chuàng)編籃球游戲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小學生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因為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fā)育的初始時期,心肺功能、骨骼和肌肉還不完善。因此,籃球游戲的創(chuàng)編應該符合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要求,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教學過程要掌握適宜的運動量和練習強度、密度。
2.安全性原則
體育項目本身就帶有不安全因素,而安全歷來是最被關注的問題之一,受到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在創(chuàng)編籃球游戲的過程中安全因素也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如何讓每一名學生在積極參與鍛煉身體、愉悅身心雙重效應的同時,消除安全隱患是創(chuàng)編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所以,這部分的內容應考慮循序漸進地進行,如果盲目地開展,造成傷害的幾率會增加。
3.簡易性原則
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執(zhí)行能力,在某一層面上還有區(qū)別,這和個體發(fā)育的遲早有關聯(lián),這就要求創(chuàng)編教師根據各個學生的年齡階段的具體情況,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確保學生在理解上不易犯難,在執(zhí)行上通過努力就能完成。
4.趣味性原則
籃球游戲的趣味性更多的表現(xiàn)在了較強的對抗性、競賽性上,這種使人感到愉快的方式,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活力,調動學生潛在的能力。所以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設計者要采用一些和平時學生運動、生活不同的行為方式,比如:難以協(xié)調的、有驚無險的、逐步增加難度的動作。這樣,創(chuàng)編出來的游戲才會讓學生感覺到新奇,在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tài)下完成。
5.可操作性原則
游戲往往在體育課授課當中受到了各種因素的限制,比如:學校場地、器材、環(huán)境、氣候,所授課班級的人數等。所以,創(chuàng)編者應該在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之后,再結合所授課的內容開展,以便教師在上課時能夠很好地進行指導與管理。
三、籃球游戲的創(chuàng)編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1.以往在體育課的游戲部分使用的傳統(tǒng)游戲,在內容和形式上顯得單調,大多是以發(fā)展身體素質為目的的活動。而在小學體育課中通過創(chuàng)編籃球游戲,融入了籃球運動的元素,就使課的內容上不再單調,課的形式上也豐富了許多。這就能夠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當中學到一些相關的運動技能。
2.在小學體育課中通過創(chuàng)編籃球游戲,為學校緩解了場地狹小、器材少等與體育教學相矛盾的問題。在基層的小學,場地、器材一直是困擾學校體育教學的頑疾,恰恰籃球運動是在基層開展比較好的學校體育項目。
3.籃球游戲在中小學體育課中的運用,增強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因為籃球運動本身特點就需要團體配合來更好地完成,再結合游戲的形式,就使得這種特點更加突出。
四、開展建議
1.體育課中運用籃球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在玩中感受樂趣、在玩中體驗社會交往,在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提高了教學質量,獲得了額外的效果。
2.要求教師在創(chuàng)編籃球游戲進行體育教學時,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再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技術水平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制訂游戲計劃,適時地采用區(qū)別對待的原則,從而使教學效果最大化。
3.教師在課堂上要時時監(jiān)測學生在活動中的心理變化,將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內容保留,將影響消極的因素盡量去除,使創(chuàng)編的籃球游戲能夠真正到達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逐步發(fā)展、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