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萍
摘 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個人的談吐與修養(yǎng)對一個人的發(fā)展是很重要的。但是個人的談吐與修養(yǎng)與一個人的閱讀量是息息相關的。為了更好地發(fā)展自己,應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閱讀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需要從小培養(yǎng)。所以在現在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研究十分重要,同時也是現階段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養(yǎng)成習慣的良好時機,因此,閱讀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閱讀,但是學生學會閱讀的關鍵就在于擁有正確的閱讀思維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老師應當注重學生的閱讀思維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六年級;閱讀思維;閱讀習慣;策略研究
隨著現階段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因此,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重大的改變,從而使其閱讀思維出現了很多困境,因此閱讀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學習的趣味,這也是閱讀教學的目的。六年級是承上啟下的階段,它既是兒童階段的結束,也是青春期的開始。這個階段對學生是很重要的,也是閱讀習慣正確培養(yǎng)的良好時機。所以應當注重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語文老師應當采取更加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閱讀,同時也應當掌握閱讀的學習規(guī)律,從而使學生從閱讀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使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以后的人生發(fā)展。以下是我對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育提出的一些看法,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一、閱讀教育
(一)當下的教育改革
最近幾年看來,我國的教育進行了不斷的改革。語文,這也是改革的重大科目。語文的考試形式與內容也在不斷調整,高考的改革也帶動了中考的改革,進而影響了語文的教學。語文作為我國的基礎性學科,肩負著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神和現代人文品質的重任,因此它的重要性會得到不斷的加強,這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我國教育部對語文的教學也是比較注重的。
(二)閱讀教育的優(yōu)點
有人說“愛讀書的孩子是被魔杖點中的孩子”。閱讀對一個人的眼界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讀書,學生不僅能夠從書本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也能夠促使孩子們從書中學習思考。更重要的是,讀書還能夠讓孩子們學會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除此之外,閱讀還是一種娛樂的方式,更是一種興趣的體現。對于喜歡讀書的孩子來說,他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充實,心理會更加健康,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應當在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調查表明,愛閱讀的人大多數都會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成長。因此,閱讀教育在當今的語文教育中具有很大的意義。我們應當重視閱讀教育。
二、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思維和閱讀習慣的具體培養(yǎng)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課外的閱讀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主動積極進行閱讀。因此為了更好地展開學生的閱讀培養(yǎng),作為老師,應當主動開展與閱讀相關的活動,用多種多樣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同時也可以開展與課堂內閱讀有關的書籍活動,從而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老師還應當適當獎勵積極閱讀的學生,運用榜樣的力量來帶動學生的閱讀激情。除此之外,還應當展示學生的優(yōu)良閱讀成果,讓學生的收獲可以得到展示,使學生心理得到滿足,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語文閱讀教學的指導
1.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
閱讀一般分為精讀、略讀。因此根據閱讀目標的不同,老師應當帶領學生選擇適當的閱讀方式。同時在語文的正常教學中,老師應當帶領學生將這種閱讀方式運用到課堂中。先讓學生進行初讀,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然后再精讀分析,最后評議摘錄。從而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閱讀的含義。除此之外,教師要輔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對于一些好詞好句、科學征文、生活常識等應當讓學生做好積累以增長知識、啟迪思維。同時還可以通過寫讀后感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
2.落實讀書筆記的檢查
必要的檢查是很重要的。定期檢查讀書筆記能夠讓老師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種類以及數量,并為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閱讀的水平。老師應當在閱讀水平的檢查的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極大地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讓學生在書海中徜徉。
三、總結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對一個人的發(fā)展是有很大作用的。語文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語文的學習本質就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因此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思維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六年級對中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正確的閱讀思維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文體辨識以及概括探究等閱讀能力也有所幫助。因此,我們應當更加注重六年級的閱讀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榮生.語文課程目標:轉化與具體化——基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語文教學建議[J]中小學管理,2012(4):13-15.
[2]徐忠憲.源于課文、超出課文的讀文思維狀態(tài):三論原形閱讀和超原形閱讀[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6(1):120-12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