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喜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信息技術成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對教改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shù)學;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日益普及,對我們的課堂教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正在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學校教育。原有的知識獲取途徑和教學方式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生著重大變化,網(wǎng)絡的普及也改變著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工具為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自主學習開辟了一條新的學習之路。
一、信息技術環(huán)境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
1.化抽象為直觀,便于理解
根據(jù)皮亞杰的思維發(fā)展理論,小學生的思維處于具體運算階段,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直觀教學成為小學教學的主要原則。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使用,將抽象的或難以觀測的知識,用多媒體課件、動畫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引起思考,增強學習效果。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fā)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主要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就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毙畔⒓夹g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可以運用直觀的畫面、恰當?shù)穆曇粜Ч蛘邇?yōu)美的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學習的恰當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外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網(wǎng)絡信息資源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探究,既維持了學習興趣,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
二、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適應信息技術課堂
小學生對新生事物有著天生的好奇,特別是對游戲興趣濃厚,在游戲中他們找到了快樂,用游戲引導學習,使他們克服厭學情緒。如在進行行程問題的教學時,我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春游的場景,用圖片和視頻展示了蘭州、張掖和天水三個城市的風景和文化,讓他們選一個目的地,并在其中扮演導游角色,為大家規(guī)劃旅游線路、計算行程、計劃費用,然后分組進行討論,上網(wǎng)查找資料,計算路程,對計劃進行整理,挑選合適的線路。同學們樂在其中,在既定的場景中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興趣,在游戲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2.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用任務驅動引導自主學習
針對小學生集中精力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能力的限制,我們不能照搬成人的學習模式,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如在進行圓柱體的認識的學習過程中,理解圓柱體的側剖面是長方形時,我沒有直接告訴他們結論,而是通過動畫演示讓他們看到圓柱體的變化,引導他們思考,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提出問題,圓柱體的側剖面一定是長方形嗎?還有什么情況?當他們的疑問無法解決時,我引導他們上網(wǎng)查找資料,對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判斷、評估、討論、交流,得出結論。這樣就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老師教、學生學的單向學習模式,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沖破了課本知識的束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主動探究的學習空間,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在對所學內容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大膽放手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獨立完成全部內容或獨立完成部分內容,避免所有內容都當新知識講。在學生的獨立探索中,為驗證學生獨立思考的實效性,教師可針對教學重點、難點設計問題,也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始終用問題來牽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處在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高效運作之中。
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討論、自由表達的空間。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進行討論,對一些認識有分歧的知識引導學生展開爭論,盡量做到讓每位學生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說出來,師生圍繞共同的問題展開討論、評析,每個人都是參與者(包括教師),在這種氣氛中,學生獲取的知識特別牢固,印象特別深刻。
教給學生提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養(yǎng)成好問的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做到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敢于發(fā)問,并保護學生好問的積極性。其次,教給學生尋找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有問題可問,問題一般在這樣幾處尋找:(1)在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上找,即某個知識是在哪個舊知識的基礎上發(fā)展或衍生而來的,它有哪些應用,后續(xù)什么知識;(2)在知識所具有的特征上找;(3)在知識的形成原因上找;(4)在知識的歸類系統(tǒng)上找。
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掌握和靈活地運用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基本的思維方法,就一定能夠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初步掌握思考的方法。其次,要加強思維的訓練,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采取“看一看,做一做,說一說”等形式,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
綜上所述,為學主創(chuàng)設一個主動探究的學習空間,就能大大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姜云峰.小學數(shù)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6(1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