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倩瑩
摘 要:新時期,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在開展小學兒童詩讀寫教學時,開始應用越來越多的網絡途徑。在此背景下,教師需要掌握運用網絡工具,開展兒童詩讀寫的教學策略,以提升該學科的教學效果。同時,要求教師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特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確保兒童詩讀寫教學取得預期目標。
關鍵詞:網絡環(huán)境;小學生;兒童詩;讀寫教學
小學生具備一定的詩歌天賦,想象力非常豐富,語言充滿了童真和童趣。因此,在網絡環(huán)境背景下,教師要注重運用多種方式,對兒童詩資源進行充分挖掘與利用,將讀詩和寫詩等滲透到日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教師通過引導,對學生進行文學的啟蒙教育,提升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對網絡教學途徑的應用,挖掘運用網絡工具開展兒童詩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網絡豐富學生的想象
在開展兒童詩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工具,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豐富學生的想象。小學生語言性質較為活潑,充滿童趣與童真,但是在小學生思維中,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在讀詩時,其得到的體驗主要是靜止的。所以,教師要對學生讀詩的范圍進行拓展,為學生贏得更加廣泛的讀詩空間。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工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
比如,小學生在朗讀《我想》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讀寫結合訓練。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對該詩進行充分朗讀,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心愿與情感。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覺得‘什么還能夠置于‘哪里?”學生在回答該問題時,說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比如頭發(fā)和衣服等。此時,教師可以運用網絡,根據學生回答的答案,搜索相關的圖片與視頻資料,呈現給學生。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說:“你們的心愿對于生活中的問題有什么幫助?”此時,學生的思維轉向生活,開始想到現實生活中還存在的諸多問題。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閱讀該詩,深入感知其中的情感與邏輯關系,教會學生該詩的表現手法等,并鼓勵學生仿寫該詩,真正起到讀寫結合的教學價值。
二、運用網絡引導學生發(fā)現兒童詩的特點
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非??释軐懗龇献陨砩硇奶卣鞯膬和?,也更加希望獲得豐富的兒童詩知識。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學會借助網絡,引導學生充分挖掘詩歌特征。同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工具,比如微課、PPT等,為學生營造學習兒童詩的氛圍,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兒童詩的讀寫學習。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考以及想象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快樂的童年。實際上,要寫詩難度并不大,主要是要獲得生活的感悟,并且能夠抓住事物的特征,大膽想象。教師通過運用網絡工具,基于網絡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讀寫詩的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比如,在組織學生朗讀《橡皮》一文時,要求學生邊讀詩,邊進行交流,學生在讀詩過程中,學習其中的分節(jié)表達和句式等,并且學生在朗讀時,也能朗朗上口。教師在對學生朗讀進行培養(yǎng)時,可以借助網絡工具,搜索在線朗讀音頻,讓學生學習朗讀技巧。在此情況下,學生朗讀兒童詩的能力大大提升,對該詩也獲得了更深的感悟。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仿寫該詩,可以運用擬人、比喻以及排比等修辭手法,充分展現其情感,提升其寫作技巧。
三、運用網絡實現讀中評改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為學生精心安排隨堂評改,及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點撥,以促進學生兒童詩寫作水平的提升。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認真讀寫自己創(chuàng)作的兒童詩,用波浪線畫出自己的得意詩句,并且在讀的過程中,及時改正自己創(chuàng)作時出現的問題,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進行評價。其次,在學生自己讀寫和改正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內部交流評價,同時運用網絡工具將優(yōu)秀的作品與精彩的內容呈現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共同欣賞和交流。最后,在完成小組改評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評改情況進行匯總,并對學生的詩歌讀寫水平進行評定。在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用投影將學生作品展現出來,集體完成賞、評、改。教師通過運用網絡工具,使兒童詩讀寫的教學途徑更加豐富,教學效果更好。
在網絡環(huán)境下,開展兒童詩的讀寫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基本特征,運用更加高效的教學策略。總體來看,教師在教學時,要學會與文本進行對話,在此過程中實現教學價值的提升。與此同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成長空間,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廣闊的讀寫兒童詩的空間,最終實現開展兒童詩讀寫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肖丹.獨鐘于“情”的兒童詩教學:小學兒童詩教學略談[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8):61-62.
[2]嚴詠梅.讓兒童詩在英語教學中綻放美麗:小學英語兒童詩教學例談[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11):26-30.
[3]周魯迪.小學語文低年級兒童詩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