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楠 王淑朋 王閃閃
【摘 要】目的:針對認知行為干預在緩解脊柱手術圍術期患者負性情緒與疼痛的作用進行分析。方法:選取來我院就診的53例脊柱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分為研究組(n=27例)和對照組(n=26例),對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認知行為干預,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兩組患者SAS、SDS、VAS評分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相比較于對照組來說優(yōu)勢顯著,P<0.05;研究組患者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P<0.05。結論:對脊柱手術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基礎上使用認知行為干預,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圍術期的焦慮情緒、抑郁情緒和疼痛程度,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應用。
【關鍵詞】認知行為干預;脊柱手術;圍術期;負性情緒;疼痛程度
【中圖分類號】R1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2
在脊柱手術的圍術期,患者容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的不良心理情緒,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更加不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認知行為干預可以有效的緩解脊柱手術患者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1]。因此,對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進行治療的53例脊柱手術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認知行為干預,對患者的SAS、SDS、VAS評分進行研究,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來我院就診的53例脊柱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收治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10月。按照患者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n=27例)患者年齡為25~68歲,平均年齡(46.5±6.1)歲;其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13例。對照組(n=26例)患者年齡26~70歲,平均(48±6.2)歲;男性患者為15例,女性患者11例。通過對比患者的年齡和性別,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之間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包括為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知識的講解和教育、康復訓練指導等。研究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的認知行為進行干預。第一:了解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針對具體的問題,對患者講解在脊柱手術結束后會出現(xiàn)的問題和感覺,例如排尿、翻身等問題,讓患者能夠正確的認識,有心理準備,進而對出現(xiàn)的問題能夠以正確的心理情緒去面對。第二: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為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進而使其能夠有效的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第三:通過不同的手段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引導患者在一個時間段內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進而有效的緩解焦慮情緒和轉移患者對疼痛的關注[2]。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SAS(焦慮)、SDS(抑郁)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程度越高。②觀察兩組患者在術后3d、6d的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分數(shù)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低。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的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SAS、SDS評分、VAS評分采用 表示,用t進行檢驗,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相比較于對照組來說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P<0.05。
2.2 兩組患者VAS評分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患者在脊柱手術的圍術期比較容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的不良心理,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有著嚴重的影響,而且不利于緩解患者的疼痛。患者處于焦慮和抑郁的情緒狀態(tài)時,體內的內源性鎮(zhèn)痛物質組織胺、緩激肽等就會逐漸的減少,是患者的疼痛程度加重,而認知行為干預可以有效的緩解脊柱手術患者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對于進行脊柱手術的患者來說,之所以會出現(xiàn)負性情緒,是因為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足,以及自身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比較匱乏,在治療過重會過于擔心,進而產生負性情緒。認知行為干預在護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認知行為是根據(jù)人的認知過程,通過正確的認知和行為來改變患者的錯誤認知,進而改變其不良行為和心理,是一種有效的干預治療的方式,在護理中應用可以幫助患者從正確的角度來分析病因,進而使患者能積極面對,增強控制情緒的能力[3]。
本文研究表明: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相比較于對照組來說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P<0.05;研究組患者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優(yōu)勢顯著,P<0.05。主要是因為患者可以通過與護理人員的交流和溝通來深入對疾病以及治療方式、康復訓練的認識,進而矯正其不良認知。通過對患者的心理指導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有正確的看法,對康復更加有信心,通過不同的手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能夠盡量緩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基礎上使用認知行為干預對脊柱手術患者來說,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圍術期的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以及疼痛程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李璟,饒巧瑩,尹志勤.認知行為干預護理對減輕脊柱手術患者焦慮、疼痛效果的研究[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7,30(1):14-16,17.
張月安, 朱利軍, 曾曉霞,等. 個體化認知行為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負性情緒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6, 16(1):62-64.
李微, 周郁秋, 張佳媛, 等. 圍術期認知行為干預對肺癌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疼痛、失眠、疲乏癥狀群的影響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 2017, 32(20):1841-1846.
趙鳳娜, 秦柳花, 彭虹菊,等. 心理干預對特發(fā)性脊柱側彎患者圍手術期醫(yī)學應對方式的影響分析[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6, 24(23):2203-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