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各地教育部門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在教育中,不僅要學好文化課程,也要促進美育、體育、德育的相應發(fā)展,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音樂對陶冶學生的情操,放松學生的身心都有很大作用,而合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檢驗著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表演能力。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培育學生的合唱能力是很重要的,本文也將就如何提升學生的合唱水平闡述一些見解。
關鍵詞:小學音樂;培育;合唱能力
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和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大部分學校更關注的是文化知識的學習,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提升更為重視,但學習是全面的,是培育全面發(fā)展的人,只注重文化課程易導致教學的不均衡,也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學校應該在提升學生整體發(fā)展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從老師到學生,自上而下,都應該不斷鼓勵各項學科的發(fā)展。而音樂作為一門怡情的課程,也應該得到重視,培育學生的合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應該得到各地教育機構的關注。
一、 恰當選曲,從基礎著手
合唱是一個有組織、有規(guī)劃的活動,而且相對于單獨唱歌,更具一定的難度,它極其考驗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程度以及協(xié)作能力,只有合唱隊的每一個人都配合默契,才能提升整體的合唱效果,所以,合唱訓練在小學階段是有一定難度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育學生的合唱能力是提升學生音樂水平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培育學生的合唱能力也要從小處著手,從基礎著手,從選取合唱曲目開始。
首先,合唱曲目的選擇要迎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學習能力也較弱,在學習上還處于啟蒙階段,需要老師不斷的引導和幫助。因此,在音樂課堂上,尤其是在教授合唱方法時,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迎合學生的年齡需要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合唱曲目的選擇要簡單易操作。因為小學生的知識有限,無法正確理解很多音樂的意思和內容,甚至歌詞都認不全,所以,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的音樂勢在必行。另一方面,合唱曲目的選擇要具有積極意義。因為正能量的歌曲更能激勵學生學習,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品行和素養(yǎng)。其次,合唱曲目的選擇要反映主體思想。每一首歌都有其主題內涵,合唱曲目的選擇更應該彰顯其主題,例如:在國慶期間,可以教授學生《歌唱祖國》,進而讓學生體會祖國的繁榮昌盛,同時對學生形成良好更好的價值觀也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二、 加強訓練,進行具體的方法指導
合唱更多的時候體現(xiàn)為一種表演藝術,展示的場合會比較多,是一個更強調訓練方法的教學活動。在合唱教學中,只有通過不斷地進行訓練以及運用適當?shù)姆椒ㄖ笇?,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合唱水平。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必須關注到這一點,并從方法入手,為學生具體教授合唱技巧,進而提升整體效果。
例如:在進行歌曲《團結就是力量》的合唱訓練時,首先,老師要訓練學生歌唱的姿勢,通過訓練歌唱姿勢進而調整合唱時的呼吸節(jié)奏,《團結就是力量》是一首情緒激昂、向上的歌曲,在進行訓練時,老師要重點強調學生的歌唱姿勢,督促學生在合唱的時候,做到身體挺直,挺胸抬頭,做到情緒飽滿,同時與呼吸進行良好地配合,達到更好的歌唱效果。其次,在歌唱的時候,老師可以加一些相應的動作,以幫助襯托合唱效果。比如在唱到末尾“向著太陽,向著自由,向著新中國,發(fā)出萬丈光芒”一句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做出“張開手臂”姿勢,以增添飽滿情緒,加強合唱效果。最后,老師可以在合唱方式上做一些改變,如在唱“團結就是力量”一句時,老師可以讓男女進行分工,進行二重唱,男生先唱,然后女生跟上,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合唱效果,提升整體的合唱質量。
三、 及時檢驗,找出合唱不足
合唱的特點在于人數(shù)多、效果強,但人數(shù)多往往會導致另一個弊端就是會導致分工混亂,或者會由于彼此之間配合不默契,產(chǎn)生混亂、不整齊的狀況。所以一方面,老師要在合唱配合上進行檢驗。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分組訓亂,讓每個小組先合唱整齊,進而每個小組進行展示,接著,讓其他小組進行觀看檢驗,將不整齊的部分提出來,讓該小組針對這一部分加強訓練。在每個小組確定可以合唱整齊之后,再進行整體合唱,這時由老師提出相關的指導意見,改善學生合唱上的不足。
另一方面,老師可以舉辦“合唱活動課”活動,定期舉辦,可以每月一次,每次選擇一個恰當?shù)暮铣黝},讓學生們進行合唱,并且從旁認真指導。而且,合唱活動課的定期舉辦,如果長期堅持下來,會讓學生的合唱水平持續(xù)的提升,進而循序漸進、不斷深入地提升學生水準,提高他們的默契程度,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進而促進他們在今后的合唱表演中配合默契,同時,通過舉辦此類活動,也可以檢驗學生的合唱水平,并且可以及時地找出合唱中的不足,讓學生進行改正,進而優(yōu)化合唱效果,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并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四、 結語
簡而言之,合唱教學以及學生合唱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老師和學生不斷的努力。作為一名老師,在合唱方面,應該做到恰當選曲,加強訓練并及時檢驗,提高學生的合唱水準;作為學生,也要不斷努力,融入集體,訓練自己的團隊配合度,多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交流,提升歌唱水平。同時,學校也應該不斷進行資源配置,引入充分的教學資源和多媒體技術,進而輔助教學,使音樂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使合唱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春勇.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合唱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38).
[2]邱婷.淺談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1(4):134.
作者簡介:
謝翠娟,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溪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