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彬
摘 要:從高中美術課堂的現狀與藝術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概念展開論述,進而分析了在高中美術課堂中促進藝術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一些實踐方法。例如,立足生活,從學生興趣入手,拓寬思路,豐富教學形式并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課后注重評價反思。
關鍵詞:高中;美術;藝術;核心素養(yǎng)
一、高中美術課堂的現狀與藝術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概念
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越來越重視全面發(fā)展,高中美術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5年,素質培養(yǎng)時期到來,普通高中的課程標準倡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應該具備能夠適應當下社會進步發(fā)展與終身發(fā)展的品格和能力?!彪S之,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育理念都應逐步改善提高。
(一)高中美術課堂的教學現狀
1.高中生對美術課堂不重視,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的階段,美術課本應該以學生興趣和審美培養(yǎng)為教學目的,深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藝術核心素養(yǎng)。但現實中由于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升學壓力大,因此許多學生對美術課程的重視也不夠,老師的教學方向和模式沒有更新,還是停留在以基礎教學為主上。這種教學缺乏藝術魅力,也導致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都比較差。
2.學生的實踐應用與興趣激發(fā)有待加強
很多高等中學的美術教育是以通識為目的,老師在教學中停滯在以教材為主的理論講解。課程較為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也沒有更多的實踐教育與實地考察的環(huán)節(jié),還只是口頭上的理論闡述,很難將其與生活審美、實踐探究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學生藝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促進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激發(fā)及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亟待加強。
(二)美術學科藝術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
有關高中美術的藝術核心素養(yǎng)概念,是根據《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結構內容以及教育部關于高級中學美術教育新課標準則,同時結合中國當下國情、高中美術教育存在現狀等實際情況,探討研究,綜合運用。具體表現為經過美術課程的學習,可以解決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第一,提高學生的思索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第二,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的審美感悟、圖案理解能力。第三,培養(yǎng)學生實踐調研,理解中國民風民俗與文化歷史的能力。這些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需要在高中美術課堂上表達呈現,教師需要將這些內涵與領悟貫穿到課程中。發(fā)掘學生興趣愛好,提高積極性,進而提高美術教育整體質量。
二、高中美術課堂中促進藝術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實踐
(一)圍繞主題,立足學生生活經驗,從學生興趣入手,豐富教學形式
當下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許多老師都是以自我講授為中心,采用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也沒有充分調動學習興趣,理論教學很少被應用于日常實踐與訓練。鑒于此種情況,高中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適當改進,以學生為中心,充分使用教學材料與輔助資源。不僅要主題鮮明,還要從學生的經驗出發(fā),打破傳統教學局限性,豐富教學形式,提高積極性。例如:人美版高中美術教材《藝術的三種表現形式:具象藝術、意向藝術、抽象藝術》,教師在教學中可將這三章融合到一起,對比分析。首先,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三首有代表性的音樂,播放龔琳娜的《忐忑》,薩頂頂的《萬物生》,兒歌《春天在哪里》,讓學生感受這三首不同風格的歌曲帶給自己的不同感受并與三種藝術方式聯系起來。關于《忐忑》,學生聽出了忐忑不安的心境,但不知其詞,可與抽象藝術相連;《萬物生》的歌詞一半清晰一半模糊,故可與意向藝術相連;《春天在哪里》是一首歌詞清晰的兒童歌曲,可與具象藝術相連。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入,結合了學生實際經驗,增加了趣味性,再給學生分析三種藝術的概念、觀看更多作品,深入理解并鑒賞這些藝術形式。老師可以教學生剪紙技法或使用黏土代替陶泥制作陶藝等,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思索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加深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課后可以讓學生實踐探索,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yǎng)。
(二)拓寬教學思路,結合實際生活,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注重評價反思
在《人間生活》課程中,教師除了播放傳統的PPT以外,可以拓寬教學思路,加入歷史、宗教相關的紀錄片。直觀明了地沖擊學生的視覺,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細致觀察的能力的提高。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組成興趣小組,進行課后交流調研,實地考察,參觀博物館文化遺址等。用相機拍攝或是畫筆記錄,整理成圖冊,待下一堂課的時候,與大家分享交流,評選出最優(yōu)小組。在《現代建筑》課程中,首先,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收集自己在旅游中所見的特色建筑照片,同時教師自己應分類整理不同風格的古代建筑和現代建筑資料。在課堂上,將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的風格與特色講解巧妙融合,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與同學交流溝通。最后,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應該注重教學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作品,或者學生自評互評,并且教師要評價總結自己的教學。課后,可以使用互聯網平臺分享藝術知識,將其真正應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yǎng)。
當今社會,藝術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都起到重要作用。美術教師應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理解博大精深的藝術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王強強.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探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8.
[2]謝念群.如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8(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