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摘要】為適應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教育成為教育工作者任務中的重中之重。舊時重視詞匯和語法的傳授方式已經不再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而五步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和諧了“教”與“學”的關系,更符合人類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五步教學法 自主學習
改革開放以來,英語教育在我國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英語已經成為了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包括向學生傳授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但是由于東西方國家生活環(huán)境和思維方式的不同,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產生重點和難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正確地吸收和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掌握水平。而“五步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且又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效果上也會有良好的收效。
一、五步教學法的含義
“五步教學法”就是將課堂教學劃分為五個步驟:(1)目標引入;(2)操作演示;(3)強化練習;(4)歸納總結;(5)實戰(zhàn)應用。目標引入就是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課題,情境必須與實際經驗相聯(lián)系,使學生產生要了解它的興趣。操作演示就是教師給學生相關的資料,使學生進一步觀察、分析,研究該課題的性質和問題所在。強化練習就是由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或暫時提出一些嘗試性的不同的解答方案。歸納總結就是學生自己根據設想,進行推理,以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案。實戰(zhàn)應用就是進行實驗驗證,學生要根據之前明確的假設方案親自動手去做,以檢查整個過程達到的結果有沒有符合預期的目的。在做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這些設想、假設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二、五步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溫故知新,引入目標
在開始新的一堂課的時候教師總會習慣性將前面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進行回顧復習,因為知識點之間是連續(xù)貫通的,尤其是語言需要經常復習,循序漸進,是要在一段時間內逐漸吸收的。溫故可以查漏補缺,同時對引入新的課題也起到一個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復習的同時導入新課,出示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eat in class》一課時讓學生們通過回顧上一課有關于疑問句How,How long的知識點啟發(fā)學生思考新的句式——祈使句,從而引出新教學目標,摘出知識點祈使句Dont、Can for permission以及情態(tài)動詞have to、must。
2.操作演示,傳授新知識
傳授新的語言知識,讓學生對要學習的語言項目建立第一印象。教師在呈現(xiàn)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教材資源,利用黑板、實物、圖片、簡筆畫、手勢動作、錄音或創(chuàng)造情景等等,使學生弄清楚新語言項目的意思及其結構形式。幫助學生感知、認識單詞短語對話,在視覺感知實物或圖片的同時,聽覺感知詞、詞語、對話的音調、結構、語句。例如,在學習祈使句時,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播放視頻或者相關圖片讓學生討論話題“Can we eat in class?”“Are they good students?”“What rules are these students breaking?”然后通過錄音播放相關規(guī)則讓學生來判斷,當然這些規(guī)則都是祈使語氣。這樣學生從活動中了解了學習的內容,知道了做什么和怎么做。
3.強化操練,熟練新知識
操練是對學習過程最直接的幫助,同時也可以達到進一步內化、吸收和深化理解的目的。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機會通過做練習來熟練新知識,可以是情景模擬,要求每一組、每隊的各個成員全部參加活動,使學生在通過口頭練習中得到動口、動腦的機會,同時也可以提高口語能力,也可以利用相關例題來內化關于祈使句的知識。例如題型將漢語“不要讓貓進來”翻譯成英語“Dontlet the cat come in”。操練的目的是使學生熟悉語言形式或結構,學生反復說,直到能夠脫口而出,完全記住為止。
4.自主練習,發(fā)現(xiàn)與掌握
練習是在操練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集中訓練語言的熟練和流利程度,檢查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程度與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逐步熟練而獨立地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上提倡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自由練習,對存在有疑問的地方,鼓勵學生先自行查閱字典或查找資料,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分享知識難點與細點。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目的和學習探究的時候學習興趣和效果會大大提升,同樣也會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5.歸納總結,深化知識
當學習完一項新的知識點以后,課堂教學中的歸納總結也非常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學習運用、加深印象、加固記憶。它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把握知識的本質,掌握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師授課中,在每節(jié)課結束前應當注重歸納總結,強調知識點的難點與易點以及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適當地鼓勵學生在學習當中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觀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并且及時做出教學方式的調整。通過歸納總結,鞏固教學成果,激發(fā)學生思維,可以有效地開展下一節(jié)課堂任務。
三、五步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優(yōu)化的問題
1.消除了學生對英語的距離感
英語本身就是我國初中語言學習中的第二語言,好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距離感而影響初中英語的學習效果。“五步教學法”當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可以一馬當先地消除這些距離感。例如,在Unit2一課中,教師可以采用一種靈活的方式吸引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都帶上一張和家人的合照,讓后從照片開始引出對人物的介紹。教師先做表率,拿出自己的合照,用靈活的英語口語來介紹照片中的每一位成員,介紹過程中要將每一個人物最鮮明的特點區(qū)分出來,此方式能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然后教師從學生們帶來的照片中任選出一張進行簡單的描述,照片里邊的人物是誰?和教師描述的是否正確?采用問題式的教育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神貫注的思考,拉近學生與課堂之間的距離。最后就是拉近學生與英語自身的距離,讓學生們模仿教師對照片介紹的方式自己獨立的將自己的家人介紹出來。
2.傳授給學生消化知識的辦法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效率對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課堂上吸收消化知識的效率遠比課后吸收的效率高很多?!拔宀浇虒W法”中提到的“練習是主體,操練是核心”就是在重述知識的反復記憶與聯(lián)系的重要性,它比較符合初中生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比如,在上一節(jié)中提到的在Unit2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在練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結對分組介紹他人、確認人物,在整個活動中貫穿這一技能的操練,幫助了學生對這一課堂知識的理解與消化。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增強了學生在英語科目上的學習效果。
總之,五步教學法賦予了課堂新的生命力,打開了新的教學模式。就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實踐應用來看,通過強化練習,自主探究,鞏固深化增加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機會,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是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加強了筆試的學習效果,同時對于口試和聽力來說也有很大的提高,更能增加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學生在以后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也會與日俱增。
參考文獻:
[1]吳建紅.初中英語課堂“五步教學法”的探索[J].青少年日記,2015,(11) :88.
[2]覃江翹.“五步教學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J].廣西教育,2018,(01)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