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蕓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提高數學解題能力在小學教育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反映了學生構建基本數學思維體系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此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掌握解題的思路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解決問題;分析與策略
懂得舉一反三,理解數學的真正內涵才是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目的所在。關于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不應局限于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與吸收,還應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建構,使學生將書本所學得真正能轉化為在試題、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我們需要更好的學習來掌握數學解題方式,這不僅迎合應試的需求,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培養(yǎng)小學生解題能力已成為一個在數學科目中十分重要的目標,它不僅在教導學生的計算能力,更是通過總結歸納使學生建立數學能力和數學邏輯思維。因此,教師應讓學生收獲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懂得更多的解題技巧。另外,培養(yǎng)小學生解題能力有利于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俗語有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毙W生面對新的題目時往往感到不知所措,即便記住理論知識也不能在實際運用中得到很好的落實。而且大多數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大,針對此類情況,教師更應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此提升他們的成績。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分析與策略
1.加強引導,提升學生解題技巧
數學的整體定義便是指學生學會運用計算、測量、統(tǒng)計等數學學習技能并從于試卷上的應用到于生活中應用的過程。教師在執(zhí)教不同領域的知識時,需要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并尋找到每個模塊最適合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執(zhí)教過程中應了解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明確重難點,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實質性分析,了解知識點中的核心內容,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譬如在執(zhí)教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章節(jié)中“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算法模塊時,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并整合歸納出重難點,對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詳細教導,對推導公式的理解和拓展,并正確運用平行四邊形的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其中凸顯的數學解題技巧是將模型概念、符號轉化意識、推理能力、空間觀念以及將知識點靈活運用于實踐。教師在授課時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解決數學問題,在推理公式時可讓學生自由討論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思考,使數學解題技巧的實操落到實處。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數學解題生活化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常識,這些常識隱藏在事物內部不易被察覺,教師可以采用數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以此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構筑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因此,教師可在設計課程教學時與現(xiàn)實緊密相連,創(chuàng)造性運用數學知識,給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使他們更加深刻體會到數學思維所帶來的魅力,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在生活中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例如,在執(zhí)教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四則運算這一綜合性模塊時,其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加、減、乘、除的運算,這不僅需要學生熟悉運算規(guī)則,還要學生通過習題不斷鞏固知識點。教師可結合實際,將日?;馁徫飯鼍叭谌腩}目:一家商店有兩種類型不一的中性筆,一種普通的中性筆,另一種是可擦中性筆,兩種中性筆的價格分別為1元和3元,如果你帶了10元錢去買5支普通的中性筆和2支可擦中性筆,錢夠嗎?如果夠還剩多少?通過給學生布置合適的習題,有助于他們更快地解決和掌握相關知識。另外,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游戲,如射擊游戲,我們在玩此類游戲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無法打中目標,這時候我們不妨用正比例的相關理論思考子彈的飛行路徑,從而使游戲中產生的疑惑得以解決。
3.完善原有數學認知結構,構建數學思維體系
現(xiàn)實教學中,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并在以往學習中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必然會對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產生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進和完善學困生原有數學認知結構。
首先,我們應該引起學生對數學認知結構的重視。我們可在教學課堂引導學生面對一個新問題用已有知識進行思考,從而引出新的解題技巧,讓學生正視以往經驗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其次,應在數學教學中注重知識內在聯(lián)系,準確把握與舊知識間的異同點,以便更好的掌握新知識。例如在執(zhí)教北師大版小學數五年級下冊“用方程解決問題”這一課題時,我們便可聯(lián)系之前學習解方程的解題方式。再據此基礎上,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接受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有關方程的應用題,如:設計一個面積為314平方米的果園,如何設置才能使所用的柵欄最短?解決這道題目,學生需立足之前所學平面圖形面積知識,即面積相等情況下,周長最短的平面圖形是圓形,并在基礎上列出方程:3.14×x2=341解答。這道題綜合考量了學生新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探究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最后,我們應注重學生對數學學習內容的理解。理解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如何以原有經驗、心理去面對新的知識。正是因為認知結構存在差異,我們必然要在學生理解數學內容的基礎上豐富學生的認知結構,這樣才能在總結歸納中找到合適自身的解題技巧,從而構建數學思維體系。
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其后續(xù)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有較強的解決能力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將此目標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王慧.例談如何提高低年段學生的解題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