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云
摘要:為了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教育中開展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的發(fā)現(xiàn),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無處不在,只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就可以感知美的存在,給人美的享受,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升學生對于事物的鑒賞,陶冶學生的情操,本文主要闡明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對于事物的追求也在上升,對于美好事物的認知也在不斷完善,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美術課程是小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的發(fā)現(xiàn)認識,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成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育思路,優(yōu)化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審美境界,讓美在心中洋溢。對于美感的培養(yǎng)正好從小學生開始,這樣有助于小學生的成長。
一、優(yōu)化課堂,重視對于“美”的教育
對比以往的教學方式,“灌輸式”的教育模式,教師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不能使課堂活躍,學生會產(chǎn)生厭倦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優(yōu)化課堂,重視對于“美”的教育。美術的表達形式主要通過線條、畫面、色彩、大小、空間等呈現(xiàn)出來,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去發(fā)現(xiàn)美,如何欣賞美,以往人們對于一件事物美的發(fā)現(xiàn),就是第一印象,映入眼簾感覺好就不會厭惡,這樣往往會錯失很多美好的東西[1]。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造型、設計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美的應用,對于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學習學術,教會學生畫房子,房子的結構設計可以多種多樣,像西方的房子城堡與中國的建筑是不一樣,教師可以設計兩種不同的房子不要進行上色,讓學生對比都是房子,美感是如何體現(xiàn)的,美術教師從中教會學生對于色調的學習,冷暖色調搭配,再根據(jù)顏色進行裝飾,讓小學生學會美欣賞,一個是房子的外在架構,一個是裝飾后的房屋,這樣學生就能慢慢理解其中美的內涵。另外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新技術,通過畫面感刺激學生的視覺,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根據(jù)不同年級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素材資料,像低年級的學生應當以簡單,不深奧的畫面為主,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根據(jù)他們的美術程度提供素材學習,對于有喜歡學習美術的學生,從小就會報藝術班學習,學習國畫、水彩畫、動漫、素描,功底好的學生教師應當引導多給建議。優(yōu)化課堂,提升美感學習,讓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美。
二、實踐活動中欣賞美
大自然巧奪天工形成的美,無處不在,大自然中絢麗豐富、多姿多彩,像喧鬧的街市、霓虹的夜晚、山川河流、鳥語花香,純天然不用雕孕育的美耐人欣賞,耐人尋味。對于小學生美感的提升,應當多帶領小學生走出去看看外面的是不一樣的美,而不是拘泥于課堂,對于學生學習會有很大的促進,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畫山畫水,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帶去外面寫生,看到真正的山、水,學生再動手繪畫[2],這樣對于美的感知就有不一樣的體驗,綠綠的草地、鳥兒在枝頭歌唱、聽著潺潺的流水聲、在太陽的映照下,山間的一切都顯得那樣的清晰明了,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用心可以作畫,教師可以在一旁進行指導就行,作畫結束后,可以結合實際真實存在的景色進行點評,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討論學習,在美麗的景色中,大家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所感受到的美,為什么認為美,并且在畫中這樣的美是如何體驗的,學生分享之后,教師根據(jù)其專業(yè)知識進行講解點評,學生總結,提升對于美的感知,對于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應當鼓勵學生多走出去,多看,多聽,多想,用心去感悟真實的美,提升對于美的認知。
三、展示作品,美在心中
學校是一個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不管什么學科的學習,都需要一個好的氛圍,良好的氛圍對于每個學生學習成長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學校中可以多開展書畫展比賽,學校評選幾位美術教師為學生進行講解分析,學生在課余時間按去欣賞書畫,在通過教師的講解提升對于美的認識。師也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進行書畫比賽,例如繪畫出自己心中的草原,學生自己著手繪畫,教師點評,學生根據(jù)教師的點評進行投票,多舉辦這樣的活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就能更好感知美是如何存在,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進步,取長補短,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欣賞畫的習慣,欣賞美并樂在其中。對于一到二年級的學生,美術學習的剛開始階段,教師可以布置課外作業(yè)“畫自己的家人”小學生對于人物繪畫基本上都處于開始學習階段,學生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很了解,像有的父母的頭發(fā)是紅色的、黃色的,有的父母是卷頭發(fā),平時父母穿的衣服,讓學生發(fā)揮自己對于父母的觀察力,進行動手繪畫,學生之間也可分享自己所畫父母的形象,逐漸形成對于美的欣賞。
四、結束語
好的作品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美感,會欣賞美的人,內心世界都會被美好的事物包圍,美洋溢在心間。提升小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讓小學生感受不一樣的世界,學會去從不同角度欣賞事物,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提高小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要求學校和教師應當重視小學生的美術教育,良好的開端可以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一個非常好的基礎,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鳳香.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00-100.
[2]吉向真.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