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居民進行篩查,篩選出175例腦卒中高危人群,802例非高危人群。對977例研究對象的腦卒中"/>
朱莉 吳亞松 徐英姿
【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淞南地區(qū)腦卒中高危人群相關危險因素,為社區(qū)開展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及建立干預體系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取整群抽樣調(diào)查方法,利用上海市“腦卒中篩查及防治項目”調(diào)查表對淞南鎮(zhèn)977例年齡>40歲的居民進行篩查,篩選出175例腦卒中高危人群,802例非高危人群。對977例研究對象的腦卒中篩查調(diào)查表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同時測定患者的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總膽固醇含量。結果:腦卒中高危人群組與非高危人群組在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蛭粗?、吸煙、無身體鍛煉、體重指數(shù)、心房纖顫或脈搏不起、腦卒中家族史、吸煙比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卒中高危人群組血糖、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顯著高于非高危人群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吸煙、無身體鍛煉、腦卒中家族史是腦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險因素,需要定期測定社區(qū)居民的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以及血壓水平,加強對腦卒中干預指導,以此加強對腦卒中的預防。
【關鍵詞】腦卒中;高危人群;危險因素;預防
現(xiàn)階段腦卒中己成為我國居民第一死亡原因,每年新發(fā)腦卒中200萬人,每年腦卒中死亡人數(shù)為165萬人,占所有死亡人數(shù)的22.45%TM。其實如果預防得當,80%的腦卒中可以避免。此外,腦卒中年輕化趨勢日趨明顯,50歲以下腦卒中患者屢見不鮮。為此本研究對本社區(qū)進行常住居民進行腦卒中高危篩查,以了解和掌握腦卒中高危人群危險因素分布狀況,為本社區(qū)建立腦卒中高危人群干預體系提供科學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整群抽樣調(diào)查方法,對本轄區(qū)內(nèi)年齡>40歲的977例居民進行“腦卒中篩查及防治項目”,篩選出175例腦卒中高危人群,檢出率17.9%,802例非高危人群。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男98例,女77例,年齡40-89歲,平均年齡(59.21±2.63)歲;非高危人群中,男453例,女349例,年齡42-91歲,平均年齡(60.27±2.95)歲,兩組對象在性別和年齡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篩選出腦卒中高危人群進一步進行頸動脈彩超檢查。
1.2研究方法
1.2.1腦卒中高危人群界定
整理收集所有對象回答的“腦卒中篩查及防治項目”調(diào)查表數(shù)據(jù)和資料。本次篩查表對腦卒中高危人群的具體評估類目有:
(1)糖尿?。崭寡恰?.0mm0l/L或隨機血糖≥11.1mm0l/L:癥狀不明顯者糖耐實驗,2h血糖≥11.1mm0l/L);
(2)高血壓(≥140/90mmHg)或服用降壓藥物;
(3)血脂異?;蛭粗?
(4)無身體鍛煉(每周身體鍛煉次數(shù)<3次,每次鍛煉時間<30min,持續(xù)鍛煉時間<1年,無從事重體力勞動);
(5)吸煙;
(6)心房纖顫或明顯的脈搏不齊;
(7)腦卒中家族史;
(8)體重指數(shù)(BMI)≥26Kg/m2。
有上述至少三項危險因素者,或有既往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病者,均可評定為腦卒中高危人群。
1.2.2實驗室檢查
采集受訪調(diào)查清晨空腹靜脈血5ml,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0lympusAU5400)監(jiān)測血糖、血尿、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項目。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EXCEL2007錄入相關數(shù)據(jù),雙人雙機錄入并核對。采用SPSSl90.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率或百分比描述,并進行卡方檢驗。認為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分析
如表1、表2所示。
2.2兩組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分析如表2所示。
3討論
相關文獻研究顯示,男性腦卒中發(fā)病率要明顯高于女性,而年齡的增長也是腦卒中危險因素。當人進入老年后,其自主神經(jīng)功能逐步紊亂,血管舒張和收縮程度逐步降低,血管壁硬化程度提高,進而極易發(fā)生缺血性腦卒中。然而本研究腦卒中高危群體和非高危群體的年齡和性別無顯著差異,這可能與樣本數(shù)量較小有一定關系。既往研究認為高膽固醇飲食、高鈉飲食、缺乏體育鍛煉、肥胖等均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煙草中的尼古丁對交感神經(jīng)有較強刺激作用,會促使血壓升高,促進血小板聚集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腦卒中高危群體中吸煙、無身體鍛煉、體重指數(shù)≥26kg/m2等項目人數(shù)比例顯著高于非高危人群,這提示吸煙、無身體鍛煉、體重指數(shù)≥26kg/m2是腦卒中高危群體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和糖尿病也是腦卒中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持續(xù)高血壓會導致腦內(nèi)動脈逐步硬化進而誘發(fā)腦梗死。糖尿病會誘發(fā)脂類代謝異常,導致膽固醇大量合成,血液粘稠度不斷提高,使得腦卒中發(fā)生的幾率大幅度提升,同時高血糖還會進一步加重腦卒中后腦損害程度。過高濃度的同型半胱氨酸會會產(chǎn)生大量氧自由基,進而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促使泡沫細胞大量形成,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提高血液粘稠度。這些因素的存在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的形成,進而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尿癥是傳統(tǒng)痛風的危險因素,多個前瞻性研究顯示高血尿癥與高血壓、糖尿病、脂代謝異常密切相關,彼此間相助促進或互為因果,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進而誘發(fā)腦梗死。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高危人群的高血壓、糖尿病比例均顯著高于非高危人群,這提示高血壓、糖尿病及血脂異常或未知是腦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險因素之一,血糖、血尿、血脂水平檢測有助于快速篩查腦卒中高危人群。頸動脈粥樣硬化是腦卒中獨立危險因素之一,頸動脈狹窄、IMT增厚以及斑塊出現(xiàn)與腦卒中發(fā)生密切相關。為此及早篩查出無癥狀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對于預防腦卒中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腦卒中高危人群中頸動脈粥樣硬化檢出率為44.6%,IMT增厚占17.7%(31/175),有斑塊40.0%(70/175),頸動脈狹窄3.4%(6/175),這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較高?,F(xiàn)階段頸部血管超聲彩超是一種無創(chuàng)且安全的篩查手段,可及監(jiān)測頸動脈狹窄程度、斑塊類型以及血流狀況,對于腦卒中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治療具有重要作用。4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對腦卒中高危人群的防護干預,除了指導高危群體調(diào)整生活習慣,建立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外,還要加強臨床篩查,特別是對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高危人群加強干預,從危險因素入手制定完善的干預措施,加強對腦卒中的防護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