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拼音是學生識字的重要工具,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拼音學習是小學生學習其他各科知識的第一步,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必須掌握漢語拼音的知識。調查發(fā)現(xiàn),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仍然存在學生學習拼音積極性不高、效率低下等問題。針對低年級拼音學習存在的問題,文章從社區(qū)、教師、家庭和學生四個方面提出相應對策與改進建議。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問題;建議
作者簡介:黃娟,湖北師范大學2018級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小學教育。(湖北 黃石 435002)
中圖分類號:G62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4-0047-03
漢語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通用語言,具有無可比擬的地位。要學好并用好漢語,首先要學習拼音知識,而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漢語拼音知識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要學會漢語拼音,掌握漢語拼音,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還指出要通過學習漢語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講普通話。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提到,作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打好牢固的知識基礎。而拼音知識的學習為學生學習其他各科奠定了基礎。眾所周知,學生拼音學習的效果直接影響整個語文學科學習效果。因此,應重視漢語拼音知識的教學。
為了本研究的順利開展,準確把握小學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以Y小學低年級學生為例,選取部分學生和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具體指小學一、二、三年級在校學生和教師,隨機在一到三年級中發(fā)放問卷,其中發(fā)放學生問卷130份,回收130份;發(fā)放教師問卷10份,回收1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筆者根據(jù)問卷調查,在此基礎上了解學生對漢語拼音學習的興趣程度。調查發(fā)現(xiàn),首先,小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不夠高,30%的學生是為了學習漢語拼音而學習,對拼音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僅占15.38%。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掌握拼音知識的情況也并不樂觀,盡管有43.85%的教師認為學生拼音知識掌握的情況較好,但實際上很多學生的拼音知識很薄弱。學生在平翹舌、前后鼻音以及邊鼻音的區(qū)分上還有待加強。其次,調查發(fā)現(xiàn)Y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上仍以講授法、練習法為主,其中練習法占比達80%。最后,有48.46%的教師在拼音教學的過程中堅持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而47.49%的教師偶爾會使用方言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中應堅持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語文教學是發(fā)展學生智慧的重要場地,拼音教學是推動語文教學發(fā)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拼音知識的能力。
一、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Y小學低年級學生拼音學習的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學習拼音的情況并不是很理想,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 低年級學生受方言的影響較大。通過對Y小學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受方言的影響較多。首先,部分學生生活在農(nóng)村,他們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漢語拼音的學習。其次,家庭用語與在校用語的不一致也影響了學生漢語拼音的學習。很多學生在家一直使用方言,在學校學習漢語拼音時就會出現(xiàn)不適應的情況。很多學生對聲母h、f和邊鼻音n、l組成的讀音完全不分。如字母f和h組成的拼音fa和hua、fu和hu等,字母n和l組成的漢語拼音na和la、ni和li等。甚至在部分方言中,由聲母和這幾類韻母組成的讀音中也存在前后鼻音不分的情況,如an和ang、en和eng、in和ing這三組韻母。在這些方言中,最難區(qū)分的是平翹舌音,由字母zhi、chi、shi、z、c、s和韻母組成的讀音。通過以上的例子,筆者發(fā)現(xiàn)方言對低年級學生漢語拼音的學習影響較大。
2. 教師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通過對Y小學教師的調查發(fā)現(xiàn),首先Y小學基礎設施不齊全,缺少多媒體硬件設施,教學資源匱乏,這種情況直接導致Y小學教師無法采用PPT進行教學,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其次,還存在部分中?;蛘吒咧挟厴I(yè)的學生沒有經(jīng)過培訓就走上教師的崗位。最后,部分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已經(jīng)不符合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仍以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給學生灌輸漢語拼音知識,學生也只是一味地接受漢語拼音知識。這都說明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與時俱進,這樣無法保證教學的有效性與先進性。通過對Y小學的調查,筆者發(fā)現(xiàn)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有待更新。
3. 家庭缺乏拼音學習的氛圍。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家長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而學生又有著超常的模仿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言語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言語行為。通過對Y小學學生的家庭了解發(fā)現(xiàn),Y小學很多家長對學生漢語拼音的學習并不關注,對學生采取放任型的管理模式,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拼音知識的氛圍,許多家庭缺乏拼音學習的氛圍。
4. 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拼音的習慣。拼音知識的學習并不難,重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漢語拼音的習慣。通過對Y小學實際課堂教學觀察可知,部分學生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有聽講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發(fā)呆、審題不仔細、拖拉等情況;還有一些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習慣性走神或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且,學生借助工具書學習拼音的情況比較少,有60.77%的學生學習時沒有借助任何工具書,還有很多學生在課后也沒有鞏固漢語拼音知識的習慣。由此可見,還需采取措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拼音知識的習慣。
二、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的改進建議
針對Y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從社會、教師、家長和學生四個方面提出改進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的方法與對策。
1. 營造公共場合講普通話的社會環(huán)境。通過對Y小學調查分析可知,拼音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效果。我國目前還沒有漢語拼音教學的相關課程,可在把握具體學科結構的基礎上聯(lián)系實際情況,在小學低年級開設普通話學習的課程;同時,嚴格考核低學段語文教師的拼音掌握情況,定時進行考核;鼓勵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對于積極使用普通話進行溝通交流的學生,給予表揚獎勵,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普通話。
2. 更新教育理念,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當前,基礎教育的師資力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但當前,仍有部分教師缺乏現(xiàn)代教育意識和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根據(jù)Y小學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擴充專業(yè)知識技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融會貫通,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學工具的使用上做到與時俱進。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學習情境,如編拼音兒歌、做拼音小游戲、將拼音知識擬人化等,將機械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形象,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拼音;教師還可以通過制作精美的PPT、設計引人入勝的動畫效果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茁壯成長的學生,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應該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3. 家庭要創(chuàng)設學習拼音的氛圍。根據(jù)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和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學生要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學會漢語拼音、掌握漢語拼音知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家長可以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學習環(huán)境,比如在墻上貼一些拼音畫報,播放孩子喜歡的拼音動畫等,同時家長也不能強制性要求學生識記拼音知識,應當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學習漢語拼音。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他主張教育要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注重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學習能力。筆者認為漢語拼音的學習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無論在什么地方看到何情何景都要善于用漢語拼音來拼寫。
4. 學生要有意識地養(yǎng)成學習拼音的習慣。行為主義創(chuàng)始人華生提出了學習習慣說,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形成習慣,即在條件刺激與條件反應之間建立牢固的聯(lián)結。所謂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日積月累所形成的獨特的、一貫的、穩(wěn)定的學習方式特點。總的來說,學習習慣有后天養(yǎng)成、固定化以及情感依賴等特點。因此,學生要有意識地養(yǎng)成運用漢語拼音知識的習慣。首先,學生要養(yǎng)成獨立學習拼音知識的習慣,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拼音教學。當學生表現(xiàn)得不錯或者達到了教師的教學要求的情況下,教師要適時給予他們一些小獎勵,從而避免學習拼音知識的枯燥性。其次,學生要定時定量地完成作業(yè)。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yè)沒有時間觀念,容易養(yǎng)成拖拉的習慣。因此,學生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作業(yè)。要把學習時間分成幾個階段,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最后,要及時鞏固漢語拼音知識。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半,筆者認為學生如果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漢語拼音的習慣,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整體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但還存在受方言影響較大、教師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家庭缺乏合理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生沒有養(yǎng)成學習漢語拼音的習慣等問題。如果能夠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合理的對策及改進建議,筆者相信以上問題將得到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 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楊曉桐.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8.
[4] 馬雍智.論插圖在小學語文拼音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才智,2018,(17):183.
責任編輯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