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而且能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從而喜歡上語文,愿意為自己的語文學習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此,高中語文教學要重視古詩詞教學。本文首先對“真語文”理念進行簡要介紹,然后對當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揭示和分析,最后在“真語文”理念指導下提出相關教學策略,以期幫助高中一線語文教師創(chuàng)新古詩詞教學方法。
關鍵詞:“真語文”;高中語文;古詩詞;素質(zhì)教育;新課改
古詩詞距離現(xiàn)代社會非常久遠,要理解和參透其中文意,需要學生有較扎實的古詩詞基礎,需要教師有豐富的古詩詞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但是,當前我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最典型的便是“假語文”教學現(xiàn)象非常嚴重。為此,本文在“真語文”理念指導下,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希望在糾正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思路的同時,讓學生的古詩詞掌握深度不斷加強。
一、 “真語文”的核心概念
我國學者認為“真語文”理論至少包含以下內(nèi)容:第一,“真語文”要語文教學應求真務實、與語文學習規(guī)律相符、與學生認知規(guī)律相符、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第二,“真語文”不僅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的特殊性,而且對教師的教、評和學生學、讀、知等方面提出了“真”的要求;第三,“真語文”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訓練及提高;第四,“真語文”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提高高中生的語言及文字運用能力,從而讓高中生發(fā)展為人格自由、獨立且全面發(fā)展的個人。
二、 高中古詩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其中存在的問題
(一) 多媒體技術運用過于頻繁
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但當前高中語文教師的多媒體技術運用頻率非常高,這樣反而會讓教學效果下降。首先,頻率過高,則師生互動不夠;其次,動畫和圖片過多出現(xiàn),會降低和轉移學生對文字的注意力;再次,課后拷貝教師課件不僅讓學生上課不用心聽講,而且難以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最后,長時間看屏幕,壓縮了學生看書的時間,讓學生感覺不到閱讀的真正樂趣。
(二) 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體現(xiàn)不夠充分
高中生的思維比較抽象,且比較獨立,更愿意獨立思考。但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師仍習慣于包辦一切,讓學生處于非常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教師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講解更多的內(nèi)容,為學生呈現(xiàn)更豐富的古詩詞文化。但是,缺少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學習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和提高。甚至還會讓他們養(yǎng)成不良學習習慣,如等教師講解和分析、等教師公布答案、等教師布置任務等。
(三) 教師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高
當前,盡管我國教師對“終身學習”理念已有一定理解,但他們的行動往往比較遲緩,導致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與學生發(fā)展的需求、教育提出的要求都有較明顯的差距。這樣一來,不僅限制了學生在古詩詞方面知識的積累,也限制了教師自己的發(fā)展。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部分高中語文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效果無法提高。另外,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教師對網(wǎng)絡資源的把握不足,導致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的古詩詞資源非常有限,且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無法依靠網(wǎng)絡技術得到提高。
(四) 學生對古詩詞學習沒有濃厚的興趣
古詩詞距離現(xiàn)代非常久遠,晦澀難懂的文言文讓學生理解非常困難。因此,有很多學生對古詩詞學習沒有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他們也更愿意接觸現(xiàn)代文學作品。即使在課堂學習、考試當中遇到古詩詞等文言文,也常常避之不及。
三、 “真語文”理念下的高中古詩文教學策略
(一)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每一個閱讀理解的答案都會在文中找到。其次,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甚至背誦,才會提高學生古詩詞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多讀、多背,在回憶古詩詞內(nèi)容時利用關鍵詞提醒,也可用描繪古詩詞畫面等。最后,多在課堂上記筆記,將教師所講細小知識點用筆記下來,這些內(nèi)容往往在課文中找不到。
(二) 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真興趣”
教師可用組織一些古詩詞類比賽,如朗誦比賽、詩詞接龍,也可以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為模板,組織相關或相似的古詩詞活動。其次,引導學生在課余生活閱讀古詩詞類文章,體驗名家思想和時代風俗。例如,《宋代異聞錄》這本舊小說盡管以文言文形式呈現(xiàn),但其中所記多為奇聞逸事,趣味性非常明顯。而且在讀趣味故事的過程中,一方面了解名家思想,另一方面領略了宋代民俗民風,確實是一種不俗的閱讀體驗。
(三) 學會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真”主體
首先,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進入古詩詞的意境,激發(fā)他們思考的同時引導他們逐步研究。例如,教師在講解《陳情表》之前,應該結合歷年來中國感動人物評選活動,讓學生回憶和思考中華民族的“忠”“孝”文化。其次,協(xié)助學生減少依賴教師的習慣,讓他們變得更自主。例如,可以安排預習或課后仿寫,還可以讓學生朗誦美詩美詞。
(四) 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主要有板書和朗讀這兩個方面,如果都用多媒體代替,不僅讓課堂教學缺乏“人情味”,而且讓學生缺乏課本朗讀的體驗。所以,教師應適當?shù)剡M行示范朗讀,加強師生互動的同時,也讓師生之間更“親近”。另外,可以利用粉筆適當在黑板上將重點板書出來,一方面留給學生一定的消化時間,另一方面領略教師板書的魅力。
(五) 以“真評價”促進學生古詩詞基礎提升
首先,教師要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對此進行及時表揚。例如,有的學生回答盡管不是標準答案,但體現(xiàn)了自己的思維特點,教師應該從正面進行鼓勵。再次,教師的評價要準確,激勵和糾正要同時進行。適當?shù)募m正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而鼓勵可以讓學生保持一定的興趣和信心。
綜上所述,在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改理念背景下,教師需要貫徹“真語文”理念,為高中生提供“真語文”教學。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改理念在我國高中學校的不斷落實,高中語文教師對古詩詞教學的研究和探討付出了諸多努力,但是仍需在“真語文”理念指導下繼續(xù)前行。教好真語文,我們需要做真語文教者,走踏實語文老師的每一步路,做學生的明燈。
參考文獻:
[1]王旭明.讓語文回到起點:姓語名文[J].語文建設,2013(1).
[2]王楠.“真語文”呼喚板書回歸課堂[J].學周刊,2016,29(29).
[3]張先華.從陶行知“求真教育”深度解讀真語文內(nèi)涵[J].語文建設,2013(19).
作者簡介:
王玉,遼寧省大連市,遼寧省大連市大連兩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