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評價是一堂課不可缺少的部分,信息技術課堂亦是如此。通過反思信息技術課中關于評價的一些問題,提出多樣化評價,并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記錄表”輔助評價。為改善傳統(tǒng)的教師中心評價方式和評價不完善、不具體、不可操作的現狀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評價;師生
評價有著激勵學生信心、規(guī)范學生課堂行為、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等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如果教師能運用得當的手段進行評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狀況,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提升;否則,會讓學生不明所以,對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充滿困惑,降低學習的興趣,最后可能會拒絕參與課堂活動。
一、 注重差異,多樣評價
(一) 評價主體多元化——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在課堂中,教師應引領著學生成為學習和評價的主人。教授《認識計算機》這一課時,我將三年級某個班50個學生分成10個小組,讓他們在小組合作中認識計算機的一些設備。我首先讓每個組的學生想好認識這些設備的方式和途徑,組內成員推薦本組內對設備最了解的組員代表本組參加知識競賽,剩下的學生做觀眾兼評委,根據代表的表現情況評選出“最佳小組”。
像這樣讓學生成為課堂評價的主體,既可以促使他們在小組學習和“知識競賽”中做好“把關人”的重要角色,使他們更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又可以激勵每個成員在小組合作中認真識記,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翁作用。
(二) 評價內容多維度——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新課標明確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學生一節(jié)課中必須掌握的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初識“WPS文字”》這一課中“實踐園”中的第一題和第二題作為課堂操作作業(yè),在操作的過程中巡視班級大部分學生的操作情況,也可以通過學生提交的課堂作業(yè)落實到每個學生的完成情況。
那如何評價后面兩個“隱性”的學習目標呢?以這一課為例,在對于“過程和方法”目標的評價上,教師要教給學生的過程和方法是:在與新舊知識的聯系、對比中,學習新的內容。我會首先讓學生觀看用“記事本”軟件、畫圖軟件寫的日記,讓學生聯系以前的知識,找到這兩個軟件的窗口界面組成。再拓展到新學習的“WPS文字”界面組成,但是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WPS文字”界面組成,而是讓學生以兩人一小組自己畫一個“WPS文字”類似的界面,自己將名稱標識出來,再同桌互換紙片。教師再將相應的界面組成用幻燈片播放出來,讓同桌批改糾正。課后請同桌收上來,教師通過看紙片了解到每個學生這一目標的掌握情況。如果正確率比較高,說明學生基本能將新舊知識建立聯系;反之,教師在以后的授課中,要注意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系。
對于“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的評價可謂是最難以把握的,因為這屬于思想意識方面的內容,不好用肉眼直接地看到。所以在《初識“WPS文字”》這一課中,我會在介紹過這一軟件知識點后,讓學生自己先說說他們覺得這一軟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翱梢詭椭覀冏鲭娮有蟆薄翱梢宰鲂麄鲉巍薄翱梢宰鲑R卡”等等,這些都是學生說出來的。教師通過學生的外顯的語言文字等信息就能明確學生對于這一軟件的深刻認識。
(三) 評價方式多樣化——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
現在很多學校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的評價主要是看學生的期末測試成績。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工具型學科,我們對于學生的評價單單從學生的應試技巧和能力來看是不行的。在對于學生的評價中,我們可以將兩者相結合,這樣既防止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又可以確切的了解學生操作性知識掌握情況。對于四年級學生的期末評價,我采用筆試加技能測試相結合的綜合性評價方式。其中,筆試部分主要是關于“WPS文字”“WPS演示”等操作的選擇題和判斷題以及較難以把握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知識(如“論壇”“微信”使用的一些誤區(qū)和計算機的歷史以及對于信息技術的期望等)。
二、 讓評價更直觀——測量表的運用
縱觀各種評價,讓教師和學生一目了然的評價既能夠讓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問題,以便進行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充分發(fā)揮教師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也能夠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以便進行查漏補缺、自我激勵,進一步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基于以上分析和日常實踐,我設計了“學生學習情況記錄表”這樣的直觀測量表(見表1),根據學生在課堂上任務的完成情況,我會給學生相應的五角星。例如,在江蘇鳳凰科技版三年級教材《下載網上信息》這一課中,我讓學生完成如下任務:
①下載迪士尼中“米老鼠”人物的網頁;
②搜索關于“米老鼠”人物的介紹并復制粘貼到記事本上;
③下載“米老鼠”的圖片。
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我會在他名字對應的那一節(jié)課畫上一顆五角星。一節(jié)課下來,根據得星數的統(tǒng)計分析,我清楚知道哪個任務對學生來說最易掌握,哪個任務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對于學生而言,直觀的測量表能喚起班級學生間“你追我趕”的氛圍,所以他們會通過直接看得到的星星數目來評價自己和班級的其他同學。曾經有一個學生跑到我面前悄悄對我說:“老師,上節(jié)課我得到多少星星啊,×××有幾顆呀?”我會給她看“學生學習情況表”,學生自己告訴我:“‘保存和‘另存為總會搞錯,所以任務沒有及時保存到桌面上?!笨梢?,直觀的測量表不僅幫助我評價和改進教學,還讓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 結論
信息技術課堂的評價應注重學生個體的差異、學習內容的差異和評價方式的差異,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評價的主人翁,讓學生不再唯教師評價是從,才能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配合使用直觀的學習評價測量表也可以讓隱性的評價變得更具體、可操作,進一步促進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芬俞.中醫(yī)藥高等院校數字化教學法改革初探[J].中醫(yī)藥導報,2006,12(1):88-89.
作者簡介:
李菊萍,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fā)區(qū)兵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