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初中英語的教育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更是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閱讀,能夠透過文章去探求不一樣的世界,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本文主要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初中英語閱讀后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這兩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
在教學中,教師關心的是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能夠通過系統(tǒng)、科學的教學,幫助學生提升相應的能力,為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核心部分。通過閱讀,不僅僅是表面上視野的拓展、知識的豐富,同時還可以訓練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活力,從而建立良好的思維品質。當然了,在目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仍舊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過多關注的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并非是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相對落后的教學觀念正阻礙著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如何在閱讀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尤為重要。
一、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理念保守
在傳統(tǒng)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關注的是教學任務、目標的達成,是在有限的課堂上學生學習到的知識,而并非是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關注是對閱讀材料表面上的理解,主要是一次詞匯的辨析、語法的學習,是一些簡單的信息處理,而缺乏對文章深層次的處理,特別是對文章主旨、文本語言的發(fā)掘以及文章的概括比較少,從而降低了閱讀的思維含量。課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仔細篩選的,都是有著教育意義的。而教師單一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的思維品質的形成止步不前,未對課本形成深層次的有效利用,而這對學生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二) 教學方式單一
一般來說,在英語課堂中,由于學生詞匯量以及語法結構的限制,很多時候進行的交流都是的單向的,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互動,造成了灌輸式課堂的形成。首先,教學方式的單一,集中體現(xiàn)在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是根據(jù)教學內容將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并不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鍛煉。其次,便是缺乏互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圍繞閱讀材料進行單一的知識傳遞,期間沒有其他的教學方式去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傊瑔我坏慕虒W方式,阻礙了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的質量。
二、 在初中英語閱讀后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
(一) 尊重學生個性,提升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在教學改革中,我們一再強調的是學生的個性,是學生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俗話說得好: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事件,會存在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思維方式。而體現(xiàn)在教學上,便是需要教師去尊重學生的個性,去鼓勵他們在思考中去釋放自己,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因此,在閱讀完成后,教師所進行的問題設計,一定要具有開放性,讓學生能夠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比方說在《My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 》一文中,教師可設置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談談自己最喜歡的足球選手。當然了,可能足球對學生的接受程度沒那么高。那么可以選擇學生認知的話題。例如最喜歡的東西、最喜歡的人等等這些問題,讓學生透過文章,有所思考,并且將這種思考表達出來。其實,在觀點表達中,除了表層所呈現(xiàn)的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深層次學生對該事件的思考以及所呈現(xiàn)的思考的創(chuàng)造性。
(二) 挖掘文章結構層次,提升思維的系統(tǒng)性
在閱讀中,不僅僅是單純語言知識(單詞、語法)的學習,更是文章的行為結構、思想感情的理解。在閱讀材料中,教師通過對課文分析,指導學生由表及里,體會文章中每一個單詞、語句背后的情感,去體會不同語言文化后的意義。在《School life》一文中,教師通過不同層次的提問,讓學生深入挖掘文章。首先是針對初讀,可以根據(jù)文章內容來進行問題的設置,例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school?”,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大體印象。接下來,隨著教學的深入,教師所進行的問題也可以更加深入。最后,可以讓學生復述文章。通過文章內容的講解,讓學生去重組語言、歸納與概括,而這個過程便是學生思維的系統(tǒng)構建的過程。在表達中對文章內容、語法、詞匯等多種信息的系統(tǒng)性加工,最終利用自己的語言進行闡述。最后,在閱讀完成后,可以通過寫作的方式去展現(xiàn)自己對文章的一些思考,在寫作中提升學生思考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
(三) 進行拓展閱讀,提升學生思維廣度
閱讀,是認識世界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閱讀中,能夠不斷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去體會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魅力,而這些都是閱讀帶給我們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提升學生思維的廣度。初中階段的學生,本身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還未完全形成,因此,需要教師對他們課外閱讀材料進行指導,選擇那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書籍,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难a充,有效地拓展初中英語課堂。讓學生體會優(yōu)美語言的同時,進行深度的思考。利用課外書籍的豐富性,去切入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讓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提升,從而在不斷地閱讀后的活動訓練中提升思維品質。
三、 總結
在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中,透過課本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這也是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方式。閱讀,能夠為學生寫作、表達奠定堅實的基礎,去不斷豐富學生的英語能力,從而將英語各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融合在一起,提升英語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從課本出發(fā),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發(f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逐步建立其思維品質,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當然了,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教師根據(jù)教學成果不斷進行調整、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楊.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18,18(13):96-102.
[2]謝慧欣.思維品質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yǎng)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28):323-327.
作者簡介:
吳曉翠,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溧陽市溧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