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策
摘要:生本教學理念是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它契合新課改的要求,能最大程度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對知識進行交流與探究。生本教學理念與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不同,它在課堂的體現(xiàn)為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意愿,全面依靠學生的主動探究進行課程的開展。在小學階段的生本課堂中最重要的一項教學手段便是小組合作模式,教師通過進行分組,讓學生根據(jù)授課內容進行組內的討論與交流,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最大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本理念;小組合作;策略
根據(jù)生本理念的主旨內容,小學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實現(xiàn)高效的小組合作模式。學生通過組內成員的各司其職與團結協(xié)作能力主動對課堂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與鞏固,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潛在思維的開發(fā),并有效地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探究運用能力,使學生深入了解知識,增強學習效率。
一、優(yōu)化小組結合形式,保證合作效率
進行小組合作的第一步,便是進行結組。高效的小組結合并不是隨意的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而是教師應實現(xiàn)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優(yōu)勢進行綜合評估,有針對性的進行分組安排,將語文學習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盡量平均分布在每組,帶動組內基礎較差的學生。同時組內的成員盡量保持能力互補,這樣在進行成員分工時才能最大程度發(fā)揮自己的價值。
比如教師打算將學生整體分成六個學習小組,那么教師就應該為每個小組配備一個學習水平較好的小組長對其余學生進行監(jiān)督。其余的組內成員應包括幾名優(yōu)等生、幾名中等生與幾名學困生,這樣的組合形式可以加強學生的組內互助與監(jiān)督,相同水平的學生進行互相幫助,而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負責對較差的學生進行指導與監(jiān)督。通過這樣組內結構鮮明的小組結合方式有助于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
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進行趣味性認字。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對文字的識別與認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小學教材中,每本書都會涉及到許多的重點文字及詞語,并且在課文中也會涉及到許多偏難的字形。所以教師應該進行教學方法的變革,讓學生對文字認讀產生興趣,從而進行識字訓練。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為單一乏味的識字教學增添濃厚的趣味。在進行了前期的小組結合安排之后,教師就應當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用于學生的文字認讀能力的訓練上面。
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彩虹》一課時,在進行課文中的生字認讀過程中,教師應當提前對文字進行講解,幫助學生進行記憶與認讀。之后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的合作學習,給每個小組安排教學任務。由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jiān)督進行自主形式的生字認讀訓練。比如說每個成員輪流將生字認讀五遍,然后小組長進行報字,讓組內其他成員進行默寫,檢測學生的文字掌握能力。同時在每個成員認知出現(xiàn)障礙時,組內其他成員應給予適當?shù)闹笇c糾正,共同討論與探究,解決本組內存在的文字認知問題。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形式,提升了學生在課堂的活躍度,發(fā)揮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題的最大效率,并且提升了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常涉及到對課文的熟練朗讀能力以及背誦能力的訓練,一直來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語文學習水平。根據(jù)對語文課的朗讀與背誦,這就要求學生應充分調動自身感官進行文章的閱讀,有情感的朗讀與熟練的背誦。但是由于語文教材的課文中經常會涉及到一些較難的陌生詞匯,再加上學生本身的文字掌握能力不足,就導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降,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力較差。所以教師應當加強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運用,通過組內成員之間的帶動進行課文朗讀,對其中陌生詞匯的掌握也可以進行互相監(jiān)督訓練,以此提升學生的朗讀效率。
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我多想去看看》這一課的課文時,就是首先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課文朗讀。而朗讀的有效形式便是進行小組之間的合作。小組內成員分工找出課文中的陌生詞匯進行分享與交流。之后由小組長帶領組內成員進行朗讀,同組成員進行齊聲朗讀的模式,有效的帶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而由于小組朗讀形式人數(shù)少的特性,組長以及組員可以清晰的辨別每位學生在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及時的給予糾正與解決策略。在朗讀的過程中,每組成員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讀形式進行課文朗讀,比如說對話或角色扮演等形式,提升朗讀的趣味性。成員之間進行足夠的合作與配合,提升閱讀能力,并對文章內容有深層次的把握,從而感受到讀書閱讀的樂趣。
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背誦能力
小學教材中需要背誦的古詩以及課文段落相對較多,這也是困擾許多小學生的學習難題之一。學生抵觸這種枯燥的背誦形式,從而便不愿意花時間去背去記,降低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應用于課文的背誦中,還有效提升學生的背書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靜夜思》這首古詩時,首先要求的便是對古詩內容的背誦,每個小組之間可以規(guī)定出背誦所需時間,進行古詩的記憶與背誦。在時間到達之后,組長對組員進行背誦程度的檢測。不同的學習小組之間還可以進行背誦能力比賽,比如說比較哪組成員背誦通過率較高或者哪位成員的背誦時間最短,通過這種測評可以在班級內部展開屬于組與組的背誦比拼,大大的提升了學生的背書積極性,進而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總結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對提升學生的識字、閱讀以及背誦能力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加強小組之間的內部交流,創(chuàng)新多種小組內部合作模式,實現(xiàn)小組合作教學的高效性,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楊紅蘭.提高小學語文合作教學實效性初探.[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 (11):35.
[2]王風華.小學語文“分組自主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研究.[J].學理論.2012 (9):190-191.
[3]黃毅.“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教師.2012 (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