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摘要】本文論述有效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資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出在孩子語言發(fā)展的初始階段,低年級語文教師應著力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用多種學生喜歡的方式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并在導向性評價中實踐語言,最終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技能,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口語交際 表達 情境 教法 評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1A-0091-02
南京特級教師宋運來說:“在語文教學所強調(diào)的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當中,說和寫最為重要,會說話的人,即使賣菜也能比其他人賣得多,賣得快;會寫的人,憑筆桿子也能吃飯;而能說會寫的人最了不得,更容易平步青云?!笨陬^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應從低年級抓起,筆者在研究教材后發(fā)現(xiàn),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學生說寫能力的有利因素,教師應有效利用這一資源開展教學工作。
一、創(chuàng)設豐富情境,以欲望促表達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的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不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憋@然,枯燥的講授只會讓學生對口語交際這一特殊課型喪失興趣,效果往往差強人意。教師要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創(chuàng)造情境,把學生帶到具體生動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情緒及語言表達的動機,產(chǎn)生口語交際的欲望。
(一)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有話想說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日益常態(tài)化,多媒體所呈現(xiàn)出的直觀生動的畫面、色彩、文字、動畫、聲音等,無不深深地吸引著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多媒體還能有效地創(chuàng)設教學所需要的各種情境,這對于生活經(jīng)驗并不豐富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在《學會轉述》一課的教學中,一位教師在學生初步掌握轉述方法后,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這樣一個動畫情境:最近,動物王國里出現(xiàn)了禽流感,獅子大王可急壞了,連忙張貼布告,讓小動物們明天8點以后到動物醫(yī)院打疫苗。小雞看見了,連忙去小鴨家把這個消息告訴它。此時,動畫戛然而止,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雞,你怎么把這個消息轉述清楚呢?學生被動畫深深吸引,班級一下子活躍起來,他們紛紛投入到討論交流之中。
(二)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有話能說
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生動形象的語言,在口語交際中創(chuàng)設故事或景物情境,讓學生在娓娓動聽的描述中走進情境,這既是對學生想象能力的一種訓練,又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主動模仿教師語言表達的欲望。在《春天來了》一課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閉上眼睛,在班得瑞的曲子《春野》中,用語言開始了筆者和孩子們的春之旅?!皭郛嫯嫷拇汗媚锟傁矚g到處跑,跑到哪兒,就把她的畫筆帶到哪里。瞧,她來到了田野里,畫出了嫩綠的小草,畫出五顏六色的野花,畫出了金燦燦的油菜花,畫出了藍天中自由飛翔的小燕子。你們看到了嗎?”學生似乎從美夢中醒來一般,樂呵呵地點著頭?!澳悄憧吹酱汗媚锪藛??她還會在哪里畫畫呢?和你的同桌也來說一說吧?”同時,出示部分提示詞,幫助學生正確、流暢地表達。說話練習結束后,筆者讓學生把自己說的話寫下來,貼在教室后方與同學一起閱讀、學習。
(三)角色創(chuàng)設情境,有話會說
角色扮演是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雖然是情境模擬,學生卻能設身處地快速進入角色,或扮演規(guī)勸他人的大哥哥、大姐姐,或扮演做了錯事而道歉的小朋友,或扮演去做客的阿姨等,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在《問路》一課中,筆者在學生讀懂對話內(nèi)容的基礎上,請兩個小朋友上臺扮演小學生和解放軍叔叔,由于有了方法可參照,學生演得特別入情入境。
二、借助多變教法,以形式練表達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口語交際應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办`活”一詞在詞典中的解釋為“不固定,不統(tǒng)一”。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表現(xiàn)為活潑好動,這決定了口語交際課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除了情境創(chuàng)設,還可以進行四人小組的討論、將介紹對象帶進課堂(如《愛吃的水果》《喜愛的玩具》)、評選故事大王(如故事的續(xù)編)、傳話游戲等,這樣一來,學生就會保持對口語交際課的興趣,其表達技巧自然水到渠成。
在《我們來討論》這節(jié)課上,筆者先讓學生集體交流自己知道的交通安全知識,有了平日媒體的宣傳、家長的教育,學生們紛紛踴躍發(fā)言。在此基礎上,筆者出示書上的四幅圖,請學生每四人組成小組討論:他們做得對不對?應該怎樣做?討論結束后,每組推薦一位學生做介紹,其他學生認真聆聽,對于講得不完整、不恰當?shù)牡胤竭M行補充,對于能將做錯的地方和應該怎么做說清楚的學生,筆者給他們頒發(fā)“最佳交通警察”的榮譽獎章,而對于能認真聆聽,并進行積極補充的學生也給予表揚。這樣教學,不但激發(fā)了更多學生說話的熱情,也培養(yǎng)了他們認真聆聽的習慣,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貼近生活實際,以評價踐表達
語文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笨谡Z交際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yǎng)。教師尤其要關注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并將它們從課本延伸到生活中。如《問話》《打電話》《招待客人》《求助》等口語交際話題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教師應該給予學生盡量多的表達機會,讓學生真正得到自主發(fā)展,但這種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師既要重視實用語言的合理性、規(guī)范性和應變性,及時幫助學生糾正不足,還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鼓勵,以深入挖掘其交際潛能。在口語交際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學生應作為評價的主體,自行與同伴面對面提出意見,教師適時點撥,這樣更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
如在《問路》一課的拓展鞏固教學中,筆者扮演問路人與學生進行對話,具體情形如下。
師:小朋友,請問到兩代帝師翁同和紀念館怎么走?(生1茫然地看著筆者,隨后盯著自己的腳尖不吭聲)
師:小朋友,這是我第一次來××,路不太熟悉,你知道翁同和紀念館怎么走嗎?
生2:我不知道。
對此,筆者讓其他學生對這兩個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如下。
生3:第一個小朋友的態(tài)度太不大方了,不知道就直接說不知道嘛,還讓別人問兩次。
生4:就算你不知道,但直接回答“不知道”對一個外地游客來說是不是很不熱情?。繎撨@樣說:不好意思啊,我也不知道,你去問問別人吧。
師:游客已經(jīng)感受到××人的熱情了,能讓他感受到××人的友好嗎?
生5:不好意思啊,我也不知道,我?guī)闳復枂柧焓迨灏桑?/p>
師:此處應該有掌聲,對待外地游客自然大方、熱情友好,再請兩位同學來演一演。
由此可見,口語交際課既是培養(yǎng)學生說寫能力的課堂,也是培養(yǎng)學生交往能力的課堂,教師是以語文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向,重視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的目標和生成,讓低年級學生的說寫能力在每一個情境、每一次活動、每一次評價中得到發(fā)展,為今后成為一個能說會寫的人奠定基礎。
口語交際課是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情景,讓學生進行口頭語言交際,規(guī)范學生口頭語言表達的一種課型,其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技能,養(yǎng)成待人處事的交往能力。因此,無論是在備課時,還是在教學中,教師都要清晰地把握教學目標,即要以學生為主體,以語言訓練為重點,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達的機會,盡可能保證每個學生開口表達的時間,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