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屬于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其本身的教學效果關系到學生對民族語言的認識。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主張積極借助情景法開展教學活動,此種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提升,同時又能更好地強化其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本文重點分析了語文教學的情景法教學實踐,明確其重要性,并提出合理化方案。
關鍵詞:語文教學;情景法;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10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95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需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情況,適當確立教學目標,逐步優(yōu)化教學模式,使課堂的教學效率穩(wěn)步提升。若是一貫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會使教學效率的提升受到限制,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應該樹立正確的思想,創(chuàng)設優(yōu)質的教學情景,改善整體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之中。
一、情景法教學實踐的基本概述
情景模擬重點是指借助于語言或者其他物品,依照現(xiàn)實中的具體情景創(chuàng)設出合理的教學空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充分獲取真實的學習體驗,逐步健全自身人格,同時陶冶情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運用情景法教學,符合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要求,具有比較明顯的時代特征,可以為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前進提供動力。
二、情景法教學實踐意義
適當借助教學情景,可以讓學生感知豐富的情感,同時又能獲取更為充足的知識。美感教育方式能夠保證學生進入到特定的情景中,更好地感受美景,并通過分析事物存在的實際情況,體會美的感受。
情景教學能夠將教學的重點內容加以突出,保證完成對基礎知識的訓練,使得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詞句和文章的關系,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若是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無法透徹理解抽象化的知識,甚至影響到思維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學習中的重點及難點問題,借助于情景法教學可以強化學生認知,使其思維得到拓展,從而更加主動地完成學習目標。
三、情景法教學實踐方案
適當運用情景法教學,可以積極地迎合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理念,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接受知識。小學語文是基礎學科,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幫助小學生奠定學習語文的基礎,為后續(xù)的學習拓展路徑。情景法教學迎合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其潛在的學習動力得以激發(fā),保證成績穩(wěn)步的提升。
(一)生活實際和教學相連接
語文屬于具有生活化氣息的學科,可以反映出知識和生活的聯(lián)系,是情感的有效總結。教師在開展情景法教學的時候,需要及時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連接到一起,這樣可以更好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幫助學生從實際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更好地接受多元化知識。
隨著教材的改革,生活和知識的聯(lián)系成為了一種必然,例如在《觀潮》和《養(yǎng)花》等課中,教師主張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通過尋找生活實例,加深對文章大意的理解,由此為學習進行合理的鋪墊。《觀潮》中主要是將作者親眼目睹大潮來臨時的景象加以表述,同時還闡述了潮來前和潮過后的景象,烘托出現(xiàn)場的雄偉與壯觀,反映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抱有真摯的情感,所以在文字的表述中,使學生產生了共鳴,對祖國山河的熱愛程度逐步加深。
(二)實物和教學相互結合
因為小學階段較為特殊,所以學生對很多新鮮的事物只有片面的認識,對具有難度的語句和詞匯,他們無法準確理解,因此可以借助于實物進行有效的演示。實物演示能夠調動學生的視覺感知,讓原本抽象的知識形象起來,加深認識和理解。
比如在講解到《綠葉的夢》時,文章介紹了諸多不同形狀的葉子的功效。這些生動且豐富的生活知識,若是沒有經過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很難詳細理解。所以在講解本課程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采摘多樣化的樹葉,通過課堂上的情景展示,加深學生對課文主旨的認識,也讓他們通過這次實踐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圖像和教學實際相結合
小學語文課本中擁有豐富多彩的圖畫,目的就是加深文章的畫面感,因此語文教師應該依照教材的特點,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圖畫,保證在認知層面上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意義。例如在學習到《夏》和《北京的色彩》等文章時,教師可以借助于圖畫的形式,將內容適當?shù)馗攀?,并鼓勵學生依照自身認知,將圖形勾勒出來,由此反映出文章主旨。這不僅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同時又強化了他們概述文章的能力,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情景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感受相對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熱情可以穩(wěn)步提升。希望通過本文的概述,能夠讓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得以借鑒,認識到情景法教學實踐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鵬飛.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2]常永斌.小學語文教學“情景模式微課程設計”教學新模式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8).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張會萍(1971.9— ),女,漢族,甘肅張掖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