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曉
【摘 要】初中正是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與核心,思想品德課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觀念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各大中學在這一塊上都傾注了極大的心血與努力,教學效果也很顯著。但是縱觀當下學生的道德現(xiàn)狀,還需要廣大教師同行進一步加強德育教育,尤其是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上,要不斷強化德育功能。文章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探究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如何進行德育滲透。
【關鍵詞】初中思品;德育教育;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075-01
思想品德課是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思想品德課在中學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其它途徑所不能代替的。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課中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呢?本文試從以下幾點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教師首先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理論、新觀點不斷涌現(xiàn),我們只有不斷學習,充實知識,才能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教學本領,才能勝任教學。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政治教師,他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能力;二是有良好的言行修養(yǎng)和道德覺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作為政治教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fā)展的需要。要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要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要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在言論上,要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學生中大發(fā)言論,誤導學生。在舉止上,要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教師要熱心善事,讓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在校園里、在學生中傳揚。
二、利用教材內涵德育思想指導學生行動
思想品德課教材蘊含了眾多的情感因素,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要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和發(fā)揮人的主體性的前提下,讓學生獨立思考形成結論,主動去求索,使其在教材理論的指導下,用自己親身實踐實現(xiàn)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教材內涵、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內部聯(lián)系,使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并將它與現(xiàn)實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編寫教學案例,進行思想教育。此外,教師在講解各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還應幫助學生融匯貫通,形成知識體系,并且學會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或用自己所學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例如,在探究“人不能選擇父母”一課時,應引導學生認識“父母賦予我們太多,我們要應該孝敬父母”,教師在備課中,分析教材蘊涵的德育情感,以“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對我們的愛———孝敬他們”為其內部情感聯(lián)系。要把握這種條理清晰的情感思路,引導學生知道怎樣做,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觀點的理解及德育意識、德育情感的培養(yǎng)。
三、德育思想在問題情境中體現(xiàn)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然也應是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積極參與者,不應把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只當作是教師的事,而讓學生只是被動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中。教學過程中師生情感的交流,是通過教學行為顯現(xiàn)出來。以教師的“教”為主導時,由教師向學生提出一個能夠促進思維的問題,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種情感反射,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行為,形成師生之間的情感與知識的雙向交流,形成一種與教材內容相適應的情緒氛圍,此時相對理想的教學情境就形成了;以學生的“學”為主體,也一樣能形成教學情境,如在熱烈的討論或辯論時,學生認真、積極的態(tài)度,執(zhí)著追求知識的精神,將構成一種學生之間的情感與知識的雙向交流,而這種雙向交流是受教師指導和控制的。因此,教師在備課中應精心設計,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展示教學目標,為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提供有效、廣闊的平臺,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情載理,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才能有效地灌輸?shù)掠庾R。
例如,講到“天下父母心”這一節(jié)內容時,在教學過程中,利用錄音播放兒子給父親的一封信,設置道德情境,形象直觀地渲染某一種氣氛,通過情境還可以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抽象為具體。播放后有很多學生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對學生的感觀產(chǎn)生強烈的刺激,常常會激起豐富的道德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對產(chǎn)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動機將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四、展望未來發(fā)展,加強德育功能的發(fā)揮
改革開放過程中,社會轉型引發(fā)的各種矛盾與丑惡現(xiàn)象也隨之迸發(fā),我們要正確估計、科學思考、合理引導,體現(xiàn)國家意志和符合社會要求,教育青少年學生認清方向,避免迷失自我,用高遠的視角、積極的心態(tài)、科學的思維來認識社會、設計人生。
綜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進行德育滲透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遵循相關的德育原則,注重情理法并用,努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在滲透措施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作為品德教師,我們也應該以自身為榜樣,積極為學生樹立優(yōu)秀的德育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