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年代,計算機專業(yè)在中職的專業(yè)選擇中越來越熱門。但是在中職的計算機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中職的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需要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革新教學觀念,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水平。
關鍵詞:中職教育;計算機專業(yè);現狀對策
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現代企業(yè)的經營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很多行業(yè)對于信息技術的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且要求也越來越高。從中職的計算機教學的角度來說,如何與企業(yè)的要求相結合,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是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的重點。
一、 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現狀
(一) 教育觀念陳舊,評價標準不合理
計算機信息技術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運用計算機注重的是實際動手操作。但是現實中很多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仍然屬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最終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考試分數。所以計算機教師花費很多時間在信息技術的理論教學中,忽視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理論知識,將每一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記住即可。學生在學習完課堂上的理論知識之后,訓練的主要方式就是做題目,學生缺少上機操作的時間和機會,信息技術的學習停留在理論的層面。很多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得來的知識獲得高分,其實際操作水平如何不得而知。
(二) 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式“程式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記筆記。很多信息技術教師沒有根據自己學科的特點選擇適合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同樣采用了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課堂非??菰餆o味,學生難以激發(fā)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效率低下。教師應該增加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在操作計算機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問題,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提上去了,自然就會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產生興趣。
(三) 教學設施匱乏,師資力量薄弱
很多中職院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電腦教室不能完全滿足教學的需要,學生缺少上機操作的時間和機會,學生無法在實踐操作中學習。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影響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數量很少,計算機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嚴重制約著計算機教學水平的提升。這些因素嚴重阻礙了計算機信息教學的改革。
二、 解決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現狀的對策
(一) 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加強對計算機專業(yè)教學應用的認識
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很多人對于教學觀念和教學房還是有了新的認知。針對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和素質的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上課的節(jié)奏和上課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微課的方法,將課堂中的重難點錄制成短視頻,學生如果沒有掌握的話,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學習。學生也可以通過微信等方式及時詢問教師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時與教師溝通交流。
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改進計算機的教學模式,分小組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彼此之間是同齡人,更加了解彼此,在小組學習中,可以取長補短。在實行分組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要進行監(jiān)督,防止學生玩鬧,做與學習完全無關的事。
(二) 加強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過程中網絡教學資源的應用
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比較稀少,教師和學生依賴的只有課本和部分習題,單一的教學資源使得學生的視野受限,很容易對于計算機學習產生厭倦。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在計算機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使用網絡技術,使用網絡教學平臺,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
首先,應該要加強教材的設計,尤其是在網絡媒體環(huán)境下,應該要加強網絡媒體教材的應用,使得計算機設備可以發(fā)揮相應的作用,能夠對各種網絡資源進行有效的展示,比如一些音頻、視頻等資料都需要計算機平臺的展示。其次,要加強對網絡資源的整合,使其稱為專業(yè)化的多媒體課件,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上,應該要和傳統(tǒng)的教育知識進行結合,使得多媒體課件的內容更加符合實際。最后,在計算機專業(y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對計算機設備的充分利用,將計算機設備作為各種網絡資源,如圖片、文字、音樂等資源的載體,從而豐富課堂氛圍,使得學生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使得學生在使用計算機設備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自己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能力,提高對計算機設備的操作水平。比如在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教育過程中,必須加強上機實踐教育,學生通過實踐教學,可以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運用能力,學會使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計算機學習水平的提升。
(三) 制定正確的改革目標,加強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依據和基礎。推動計算機課程的改革必須樹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使每一階段的教學都有法可依,每一個階段的教學都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驟來完成。另外,師資力量的建設也直接影響著計算機教學的改革的進展。學校必須重視計算機課程教師隊伍的建設,定期組織培訓和集體備課,教師積極參與,提出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決問題。從教師自身來說,由于信息技術是一門不斷進步的技術,教師必須在教學之余,加強學習,與時代接軌,學習最新的、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并及時將這些信息在課堂上向學生反饋。
三、 結語
隨著社會和企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于計算機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在革新教學模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學生為中心,提升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為導向,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和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和運用,豐富教學資源。學校方面也要加強對計算機專業(yè)教師的培養(yǎng),構建一支高素質、專業(yè)化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陳杰.新時期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8(33):26-27.
[2]陳曉亮.計算機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研究[J].學周刊,2018(34):35-36.
[3]王建.中職學校計算機教育的現狀與教學改革探討[J].電腦迷,2018(12):86.
作者簡介:
崔琳,貴州省銅仁市,沿河中等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