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這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發(fā)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再融于教師個人的情感,從而點燃學生情感的火焰,把情感教育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掌握語言文字的同時,用心靈感受語言文字所特有的真情實感,讓教材的人文思想內(nèi)容化為春風甘露,滋潤學生的心田,從而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基于此,本文談論情感教育中小學語文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語文;實施策略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發(fā)展。健康的情感教育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而且可以有效端正教師教學的態(tài)度,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把情感教育融匯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形成健全的人格與個性。
一、 深入研究語文教材,注意掌握作品傳達的情感因素
人教版中所選擇的語文作品中都包含著豐富的情感,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發(fā)掘這些情感因素,只有掌握了這些情感因素,才能在這一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情感熏陶。例如《我愛祖國》課文所傳達的就是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還有類似的《開國大典》課文傳達的也是對祖國偉大的崇敬和熱愛,在學習這些課文時,教師要注意抓住其中愛祖國的情感因素,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愛國方面的情感。另外,除了傳達愛國之情,語文教材的課文中還傳達出許多不同種情感,例如傳達親情和友情可貴的課文《他是我的朋友》《荔枝》等,教師在教授這些課文時要掌握其中親情和友情的情感因素,而像是《手術臺就是陣地》這樣的課文,教師則要掌握對醫(yī)生職業(yè)的責任感和崇高感的情感因素,在教授時要尤其注意把握作者文章想要傳達的主要情感是什么,想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的情感是什么,這樣在進行情感教育時就能更有把握,也有情感依據(jù)。同時教師要在事先對課文結(jié)構(gòu)和描寫手法進行分析,以掌握作者是想要從哪方面人手對情感進行表達,如《我愛祖國》這篇課文從題目上就能看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而有的文章則是從人物的個性或周圍環(huán)境的渲染來表達感情,因而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文章進行不同的分析,以求能夠準確掌握教材課文的情感側(cè)重點。
二、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的情感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情感的體會還不深刻,只有在相應的情境中才能引發(fā)出他們的感情,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例如在學習《十里長街送總理》時,教師可以在朗讀課文時播放較為低沉悲傷的音樂,同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能夠被教師創(chuàng)造的悲傷氣氛所感染,從而體會到課文中所傳達的對周總理的懷念之情,尤其是在讀到“周總理,周總理,你在哪里,我們想念你”這樣的句子時,要注意聲調(diào)或情感的變化,教師的悲傷懷念情緒也會傳染給學生,這樣以聲傳情,雖然學生沒有親身經(jīng)歷那個年代,但學生也能通過教師的朗讀和整個悲傷的情境而受到感染,感受到那個年代人們對周總理的懷念,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深度。另外,隨著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普及,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時還可借助于多媒體教學工具,如在學習送總理的課文時,可以將《十里長街送總理》這部影片找出來給學生播放,通過視頻能夠給學生更為直接的情感沖擊,讓學生直接感受到課文中人們的悲傷情緒,從而促使學生能夠?qū)φn文中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
三、 尊重學生的主觀情感體驗,改善師生關系
情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情感共鳴來升華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的人格素質(zhì)得到提升,因而教師應該注意與學生建立新型良好師生關系,尊重和關心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將從教師那接收和感受到的尊重關心應用于自身和他人相處上,應用到日常學習當中。例如在學習《白楊》這篇課文時,對于白楊身上所具有的品質(zhì)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回答,這時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回答給予足夠的肯定,尊重學生的主觀情感,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能夠主動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這樣教師才能對其進行引導,完成情感教育的教學目的。同時,語文教師在日常還要多多關心學生,親身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理解學生的特有情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語文教師的親切和關心,使學生能夠主動和教師分享自己的情感感受,這樣教師才有機會對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積極的引導,對其中的有益情感進行強化,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人格品質(zhì)的目的。
四、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具有巨大的潛能,語文學習不能局限于課內(nèi),更要延伸到課外。因此,教師要積極地開展課余活動,并且布置合理有趣的作業(yè)。如,讓學生自己讀一段英語新聞,然后錄下來,大家在班里集體聽,最后投票看誰的最好。再如,作文比賽、語文學習園地、語文興趣小組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語文表達能力和水平,激發(fā)了學習熱情。但教師需要注意,在這些活動中,不可主次顛倒,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引導者。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才可以感受到主人翁地位,活動才可以開展下去。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對課文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個理解是建立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的,因此,學生記得牢,記得深刻,對文章的思想情感的把握也是相當?shù)轿坏摹?/p>
五、 結(jié)語
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和基本素質(zhì),同時,也是小學生心理、情感健康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讓情感充滿課堂,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從而促進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的全面提升,進而通過情感教育的有效實施達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質(zhì)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秦紅儉.從情感入手構(gòu)建未來科學夢[A].開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教師論文集[C].2005.
[2]朱大楚.物理教學中突出情感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
作者簡介:
田付珍,重慶市,重慶市秀山縣里仁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