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婭
摘 要: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情節(jié)嚴重”的認定是司法實踐中常見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案例進行分析,提出“情節(jié)嚴重”的相關問題,對有關“情節(jié)嚴重”認定爭議的兩種觀點進行分析,指出單層次與多層次混合模式是當前相對科學的情節(jié)嚴重認定標準;最后分析了“情節(jié)嚴重”司法解釋的改進。
關鍵詞:公民個人信息;問題研究
一、前言
運用得當,科技對社會發(fā)展的助推作用是突飛猛進的,相反也可能是毀滅性的。在大數據時代,高效的數據處理技術不僅是各大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yè)公司所爭取的,也是不法分子所覬覦的,部分不法分子通過對“大數據”資源的分析、處理甚至是篡改從而直接威脅特定團體的個人信息安全。在大數據時代,保護好個人信息,不僅對個人人身和財產安全,而且對社會穩(wěn)定和生產生活秩序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問題的提出
刑法對情節(jié)的表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刑法分則中明確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作為基本犯既遂形態(tài)的犯罪構成必備要素,是區(qū)分犯罪行為與一般違法行為的基本認定標準。如本罪規(guī)定行為人構成本罪既遂必須達到出售、提供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有學者稱為“情節(jié)犯”。另一種是在犯罪構成要件表述完畢后增加“情節(jié)嚴重”或“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條款,只把情節(jié)作為區(qū)分同一犯罪中的重罪與輕罪的標準,不影響定罪,如拐賣婦女、兒童罪。
結合司法實踐,我們看到我國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面臨著受侵害風險增大,犯罪主體趨向一般化,侵害手段隱蔽且多樣化,侵害后果加重等困境,是我國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面臨的新壁壘。這些新問題、新類型犯罪給公安機關立案、檢察院起訴、法院定罪、量刑等司法活動增加了難度,給法律和司法結果的可預測性增加了不確定因素。因此,完善“情節(jié)嚴重”這一構罪要素的認定標準非常有必要。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情節(jié)嚴重”的認定
(一)有關“情節(jié)嚴重”認定的爭議
目前對“情節(jié)嚴重”的認定標準的紛爭主要存在以下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采用單層次的認定標準。該觀點認為“情節(jié)嚴重”的認定應當在同一層次進行,但對判斷要素的內容和數量概括上學者們有分歧。有學者認為“情節(jié)嚴重”一般指因出售、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獲利數額較大;出售、提供多人信息;多次出售、提供個人信息;以及公民個人信息被出售、提供給他人后,給公民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或者嚴重影響到公民個人正常生活,或者被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等情形。①另有學者認為判斷“情節(jié)嚴重”需要考慮:公民個人信息的具體數額;行為人在獲取信息后,是否將信息用于下游犯罪;行為人獲取信息后造成的直接危害結果;信息的來源方式;注意引誘偵查對嫌疑人主觀惡性判斷上的影響。
筆者認為,兩種單層次認定標準的觀點都有其合理性,但都存在缺陷,即犯罪情節(jié)單一且達到嚴重程度時按照這種標準定罪極為明了,但定罪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評價過程,不單要考慮行為的刑事違法性,社會危害性,還要從行為人的行為、對象、犯罪動機、主觀惡性等方面綜合考量。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采取多層次的認定標準,但具體概括也有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單一標準作為基礎標準不容動搖,但需要依靠接近標準加以輔助。如首先以單一標準定性,當未達到該標準但有接近該標準的幾個情節(jié)的也應構成情節(jié)嚴重。第三種意見認為,應分目的、數量兩個層次。具體表現為當行為人直接以實施不法行為為目的時,不考慮數量的層次,直接認定為情節(jié)嚴重。
但是上述認定標準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第一種意見可能賦予法官過大的自由裁量權;第二種忽略了手段非法本就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之一;第三種意見從目的和數量兩個層次分階梯的認定標準比較新穎,但須知犯罪目的不是認定犯罪行為單一要素,還需要與其他要素相結合。
(二)“情節(jié)嚴重”司法解釋的改進
1.重塑司法解釋行使理念
最高司法機關應當充分重視區(qū)分司法解釋權與立法權,由于我國現實條件并不可實現三權分立,“情節(jié)嚴重”是全國人大及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入罪條件,因此適用罪名、量刑尺度不能更改,堅持“立法權行使規(guī)則與司法解釋權行使規(guī)則”的理念,能夠防止在司法解釋制定時出現司法解釋的立法化,同時也可以規(guī)避司法解釋的不合理性。
同時,應當堅持貫徹罪刑法定原則,“情節(jié)嚴重”一方面是入罪條件的適用情形,同時也是量刑條件的適用情形。
2.完善司法解釋相關制度
一是完善“情節(jié)嚴重”司法解釋內容意見征求制度。目前刑法中有多條是把情節(jié)嚴重作為入罪條件和量刑條件,但是“情節(jié)嚴重”屬于概念性詞語,最高司法機關在確定其具體內容時應當向基層征求建議,例如在制定司法解釋時,還需要參考國務院制定的部門規(guī)章,這也是符合法律統一性原則的。除此之外,還可以聽取其他行政機關、法學專家的意見,確?!扒楣?jié)嚴重”司法解釋內容的完整性。
二是完善“情節(jié)嚴重”司法解釋公開制度?!扒楣?jié)嚴重”是一個抽象的詞語,司法解釋公開制度的完善將確保訴訟參與人充分理解“情節(jié)嚴重”的具體規(guī)定,這一方面是符合法治民主化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司法改革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有利于宣傳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注釋:
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人格權犯罪問題”課題組:《論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司法認定》,載于《政治與法律》2012年第11期,第153頁。
參考文獻:
[1]李勝葵,王洪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適用問題探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31(04):75-77.
[2]石聚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情節(jié)嚴重”的法理重述[J].法學研究,2018,40(02):62-75.
[3]李玉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實踐與思考[J].法律適用,2016(09):11-16.
[4]王肅之.論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適用標準的完善[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4(03):25-28.
[5]利子平,周建達.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情節(jié)嚴重”初論[J].法學評論,2012,30(05):14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