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的教學方法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正逐漸向高質量的教學水平發(fā)展,不僅僅從師資隊伍上提升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流程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也比往常更加精細,現(xiàn)目前高中英語的教學方法正要求把有效性作為教學工作中的重點,現(xiàn)就對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展開如下討論。
關鍵詞:學生主體;趣味課堂;多媒體;合作小組
高中英語在初中階段的基礎上延伸了很多內容,有許多學生發(fā)現(xiàn)光憑自己在初中所積累的那些知識用在高中英語上遠遠不夠用,這正是因為沒有在知識的梳理中進行有效的消化,從筆者的角度出發(fā),高中英語教學要針對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開展“因材施教”的方法,從根本上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才能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一、 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占據(jù)主體地位
高中層次的教學在很多人眼中都是高效率、重內容的課程,因此都是教師作為課堂主體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學生只需要接受就行。其實這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讓那些消化速度較慢的學生來不及跟上教學進程。所以要在英語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中高效地學習英語。
(一) 課堂上以提問的方式積極引導發(fā)言
英語其實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既需要花時間記憶又要有思維的進行判斷思考,教師在設計過程時就要明確自己所構思的問題具有引導性,當學生知曉問題時能根據(jù)老師提出的線索加以思考,最后有條理地解決問題。這種方法能檢測教師提出問題的水平,要求教師能憑著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找到線索并有效地解決問題。
(二) 在課堂中展現(xiàn)學生的自我個性
學生的自我個性展示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具體環(huán)節(jié)主要體現(xiàn)于以下幾個條件:
1. 課堂上上臺發(fā)言
講臺是考驗一個人語言組織能力的最好平臺,學生能夠在講臺上鍛煉自己的講課方式,通過不斷嘗試積累經(jīng)驗,逐步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教師的講課水平都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般一步一步練出來的,而讓學生上臺發(fā)言不僅可以加強英語口語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2. 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創(chuàng)新是學生學習任何科目中都需要具備的思維,在對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有好的解題方法或者新的見解都可以在課堂上大膽地提出來,作為老師要多加鼓勵學生這種思想,調動他們思考問題的情緒,讓他們互相交流之間把英語學習作為共同話題。當學生能夠把英語學習作為津津樂道的話題時,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便會更容易在眾人思考中體現(xiàn)出來。
3. 積極地參與各項英語活動
組織英語活動能夠在學生參與項目的過程中產(chǎn)生研究英語的動力。類似于“演講比賽”“英語小劇場”“單詞記憶”等活動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讓他們在比拼中產(chǎn)生競爭意識,憑借著這種好勝的心理,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斗志。
(三) 打造趣味課堂,使學生熱愛英語
教師在課堂上要想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就得學會調動課堂的氛圍,這才能使課堂變得更具趣味性,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師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
教師要懂得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一個老師的教學水平哪怕很一般,當他與學生關系處理恰當時,學生仍然愿意專心地聽這類老師講授的課程。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方面還有哪些缺陷,從而對癥下藥,幫助學生找到最好的解決途徑。另外教師還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以成績的優(yōu)劣而對學生產(chǎn)生不同看法,作為老師要以公平的態(tài)度關照班級上的學生,當老師能夠放下身段時,先不談教學質量的好壞,光是在與學生相處中就能獲得他們的尊重,所以說教師的教學工作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2. 課堂中多給學生一些自主思考與交流的學習時間
高中英語課堂并不是說老師所講解的內容越多越好,因為學生在上課中的理解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如果只是單方面地講解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那對于學生的學習方面來講,很有可能會遺留下眾多未消化的問題等待課后去解決,這對于教師的教學而言就得懂得合理地安排時間。我覺得可以用課堂中四分之三的時間用來進行課程講解,剩下四分之一的時間可以交由學生自主學習,當學生在這一時間段中遇到任何問題時都可以與老師或同學進行交流,這種教學方法將會有效地改善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解決問題的現(xiàn)象,向學生提供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3. 在課堂中為學生講解有關英語的課外知識
一些好的英文電影、書籍、雜志有時會給身處國內的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動與震撼,比如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中那個關注親情又不懈努力追夢的少年,它以一種平凡人的視角同樣給國人樹立了崇高的價值典范。就筆者的觀點而言,課堂不僅僅會被書本教材所填充,一些啟蒙性的外國文化同樣可以帶入課堂,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我們向學生推崇英語文化時,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不管在教材中還是外國人的生活里,時不時地都會看到我們的文化也在外國生根發(fā)芽。所以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文字類的學科,我覺得不僅僅要將它自身體現(xiàn)的文化內涵展現(xiàn)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學生的本土語言中找到區(qū)別,又能夠相互融合。
二、 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
高中英語有許多題型都是根據(jù)文中的情景總結出的問題,如果學生不能夠在閱讀文章時舉一反三就無法真正意義上去讀懂文章。教師在進行教學流程時就可以模擬一些現(xiàn)實發(fā)生的情景,比如聽力對話中常出現(xiàn)的情況都能作為一個橋段讓學生在課堂上演繹出來。有很多學生會認為這些場景都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因此不會對這種現(xiàn)實生活的模擬情景太過上心。但真正碰到有關需要聯(lián)想的題型時,如果不能進行仔細推導的話,會有許多問題都將難以解決。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課堂上強調視聽說的情景訓練,憑借著好的素材或是具有深層含義的對話內容,讓學生能夠產(chǎn)生出身臨其境之感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三、 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
(一) 簡化教學流程,給學生帶來直觀的上課體驗。多媒體教學中用到的輸入輸出設備簡化了許多上課時所需的教學流程,讓老師能夠在課堂上更快地切入正題,減少了課堂準備的時間,這是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中最為顯著的優(yōu)點。而多媒體中的圖片影像可以給學生帶來直觀的視覺享受,不管是文字的排版還是影視圖片的播放都能夠給人帶來強烈的感官沖擊,更能集中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
(二) 作為一種具備時代性的工具,能不斷順應教學方法的改革。隨著時代的變遷,教學工具也逐漸演變成為多媒體一類的數(shù)字工具,尺子、粉筆等工具都被一一取代,而多媒體也逐步進入到教育領域中被廣大師生所認可。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既是響應課程改革的手段,也是提高課堂效率、改善教育質量的方式。我認為學生在了解多媒體的使用過程中一定得讓他們努力適應這種教學方法,因為現(xiàn)如今大部分學校都設有多媒體,如果還有學生難以適應這種教學方式,教師一定得幫助這類學生改變觀點,嘗試接納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順應教學方法不斷改進的時代潮流。
(三) 突破教材的內容,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始終圍繞著課本為中心,這導致高中英語教學中那些較具抽象的概念都只能以課本簡略的知識加以概括,這讓很多學生只能對知識產(chǎn)生一個模糊的理解,而不能真正意義上了解這些內容,像是高中英語教學里常出現(xiàn)的語法,很多學生都會著重看句子內的詞匯,然后就迅速反映出另一個詞匯,這與其說是語感還不如解釋為死記硬背。在采用多媒體教學后,很多有關英語教學的視頻都能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這其中就包括一些外國人的口語聽力或是他們介紹風俗習慣的短片敘述,這些教學內容突破了課本的限制,把知識從紙張飛躍到了網(wǎng)絡上的各個區(qū)域,這很大程度上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給他們提供了知識檢索的平臺。
四、 組成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的創(chuàng)立是為學生交流問題、研究課題所打造的合作團隊,其成立的關鍵目的是為了凸顯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很多人會覺得困惑,自學與合作不是相互排斥的嗎?其實通過小組成員內的溝通,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構想產(chǎn)生新的認知,因為別人的想法會更能補充完善自己所提出的問題。因此在合作交流中能給學生的思維方式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這將幫助他們在自我學習時找到好的“潤滑劑”來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另外,合作學習小組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性格,學生之間可以在組內暢所欲言,有了新的學習方法或是好的點子都能在小組中交流,這會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濃郁的學習氛圍,帶動組內成員共同參加討論學習。
五、 結束語
高中英語教學要懂得不斷創(chuàng)新,只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才能根除過去教學上的問題。在課堂上采用以上教學內容時,教學有效性并不能很顯著地在一兩節(jié)課上體現(xiàn)出來,因為這既需要學生花時間去適應,還需要教師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案,總的來說有效性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我們在教學流程上深入挖掘才能提出更加優(yōu)質的方案。
參考文獻:
[1]李艷.高中英語課堂上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J].新課程(中),2013(5):45.
[2]蔣紅劍.高中英語多媒體情景教學實驗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3]李麗.提高高中英語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措施淺析[J].價值工程,2010,29(3):141.
作者簡介:
張香英,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