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樣化教學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新課改要求學校課程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利用主觀能動性進行有效的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多樣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本文通過淺析在課堂上運用多樣化教學的必要性,探究小學語文課堂多樣化教學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多樣化教學;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 引言
如何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是如今教育行業(yè)進行改革的方向,多樣化教學是改革得出成果。教師利用創(chuàng)新課堂方式,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進行多樣化教學,通過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擴大學生能力內的知識范圍,讓小學語文課堂變得高效起來。
二、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應用多樣化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運用的是單調的教學模式,枯燥的教學課堂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減弱。顯然,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堂參與度并不夠高,教學效果也不顯著,甚至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對語文科目產生疲憊和排斥心理。小學的學生正是處于一個發(fā)展的階段,思維的引導和發(fā)展對于小學的學生來說,是具有長遠影響的,所以,小學語文的教學不應該只是字詞句的讀和寫,應該要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技能。
教師多樣化教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通過豐富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內容,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同時多樣化教學讓同學們能夠在課堂上通過教學活動共同談論和探究問題,使學生可以在討論和探究的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技能,有利于小學的學生對于語文課文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看作是發(fā)展中的人,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設計新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且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 多樣化教學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一) 以學生為主體,用探究的方法發(fā)展學生思維
新課改中有明確的說明,要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通常老師都是單一地傳授觀點和知識,而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思考問題的習慣,這使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運用多樣化教學的理念,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一些探究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探究或者分小組共同進行討論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探究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以學生探究為主、老師引導為輔,幫助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技能提升。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同學們根據問題去閱讀課文、分析課文,讓學生通過主觀能動性獲得對課文內容的探究。在學生長期發(fā)展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師用自我探究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閱讀和分析的能力,使學生思維在探究過程中得到擴展和發(fā)展。
(二) 用趣味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的學生還處于一個注意力容易渙散的階段,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趣味性的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傳統(tǒng)教學課堂會顯得枯燥呆板,學生很難參與進課堂。多樣化教學中,教師構建新穎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課堂氣氛變得鮮活有趣,學生們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讓學生們在興趣中學習,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故事性的文本教材時,教師可以增加角色演繹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教材文本分配角色,進行朗讀和演繹。教師使學生產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主觀能動地挖掘人物性格和課文情感,從而慢慢將對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興趣轉變成對語文的興趣。
(三) 用創(chuàng)造情境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為我國教育行業(yè)帶來了有利的影響,將學校教學用具與信息技術相融合能夠為學生擴大認知范圍。如今,大多數的學校都配置了多媒體資源,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實現(xiàn)學生認知能力的擴大化。在教師進行語文課程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用具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將呆板的文本文字變成形象的動畫、圖片或視頻,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豐富起來,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更為直觀和生動地進行認知學習。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時,通過多媒體播放桂林的山水圖片或者錄制視頻,學生可以更為直觀地感受桂林的壯美和增強對課文的情感的理解,
加強對祖國壯麗美景的贊嘆和認知。
四、 結束語
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準備時進行思考和分析,設計新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探究教學的方式,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語文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許利華.探究式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2016.
[2]陳少月.談談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
[3]蘇春景.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5.
[4]張德康.試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有效性[J].新課程(小學),2017(6):72.
作者簡介:鄒啟芬,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牛塘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