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瓊
摘要:團隊協(xié)作是高校的一門管理類課程,對于學生團隊合作與團隊管理能力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當前很多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團隊協(xié)作》在課堂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墨守成規(guī)等問題。游戲教學的特性使它在《團隊協(xié)作》課程中可以讓學生真實地體驗模擬現(xiàn)實的團隊處境,通過游戲中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以及小組之間的競爭,提升學生的團隊溝通能力,并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團隊角色進行認知和調整。因此就游戲教學在該門課程中的運用進行了總結,目的是優(yōu)化該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團隊協(xié)作;游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7.087
《團隊協(xié)作》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團隊建設與管理理論知識,并能有效地運用于實踐活動,包括融入團隊、團隊溝通、團隊領導、團隊執(zhí)行、團隊沖突等,同時應培養(yǎng)其知識的創(chuàng)新運用能力,即把所掌握的團隊建設的理論知識運用于現(xiàn)代管理實踐活動的能力。結合團隊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需要使用多種教學形式組織教學。
1游戲教學在《團隊協(xié)作》課程中的適應性
在《團隊協(xié)作》課程中,首要的教學目標不在于能書面知識的傳輸,而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團隊建設的興趣,提升其團隊管理能力。如何讓同學們在團隊溝通中感知自我、理解別人,如何在團隊中建立信任,如何學會應對團隊沖突、提升團隊溝通能力,是這門課程的首要目標,游戲教學是教師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很好選擇。
通過游戲學習團隊協(xié)作的知識,更接近于體驗式學習的概念。與傳統(tǒng)的課堂傳授的教學方式相比,游戲教學的優(yōu)勢和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獲得直接經驗為主;主動學習知識;人際互動頻繁,增加學生互動;注重人際觀念和態(tài)度的轉變,注重問題解決;等等。游戲教學的特性使它在《團隊協(xié)作》課程中可以充分提供學生交流互動的機會,同時通過游戲中小組成員的合作,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提升學生的團隊溝通能力,并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團隊角色進行認知和調整。
2《團隊協(xié)作》課堂教學中的團隊游戲示例
2.1團隊游戲——驛站傳書
運用章節(jié):團隊溝通、感受團隊
材料:若干支筆,若干張A4紙
具體做法:
(1)每組十余個學生,在教室中按縱列前后坐好。給每一列的第一位學員發(fā)一張白紙和一支筆。
(2)告知學生要從后往前傳遞信息,比如傳遞數(shù)字信息。這些數(shù)字中可能包含小數(shù)點、平方數(shù)等。游戲規(guī)則為:不發(fā)聲(不能發(fā)出任何聲音);不回頭(前方隊友不得回頭); 不前伸(后方隊友身體不得超過前方隊友身體的切面);無工具(不能使用手機等)。第一輪即將開始,每個小組三分鐘時間來確定自己小組的傳遞方式,然后坐好。
(3)教師將含數(shù)字信息的紙條發(fā)給每列最后一位同學,該同學閱讀信息后將紙條合上、收好,并開始向前傳遞信息。
(4)傳遞完成后第一排的同學負責記錄所得到的信息。速度快、準確率高的小組獲勝。
(5)在下一輪開始前每個小組花三分鐘休整自己的傳遞策略,游戲繼續(xù)。
游戲的功效:通過這個游戲同學們了解溝通的過程和要素,體會溝通中的組織障礙及控制;使用良好地肢體溝通方式來傳遞信息;總結溝通過程的每一個要素和步驟,學會溝通技巧;認識到突破性思維的益處,增強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
2.2團隊游戲——導航塔
運用章節(jié):加入團隊、團隊執(zhí)行力
材料:每個小組,報紙(建議五大張),一次性紙杯(建議四個),塑料吸管(建議三根左右),橡皮筋五個,透明膠帶一卷,手工剪刀一把。
具體做法:
(1)分組。
(2)教師宣布每個小組的任務是要為本組建一座導航塔,要高、穩(wěn)固、美觀。
(3)分發(fā)材料。
(4)限定時間,開始搭建。
(5)成果展示。
(6)游戲分享討論:你的小組是如何工作的?你獲得了什么團隊管理的啟示?
游戲的功效:同學們積極動手,搭建穩(wěn)固、高聳、美觀的導航塔。四個紙杯很容易幫助團隊搭建塔的穩(wěn)固底座,報紙和吸管的結合可以創(chuàng)造出細長的支柱。同學們搭建的造型各異,展現(xiàn)出良好的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該游戲使大家加入到團隊中,并且鍛煉了團隊的執(zhí)行力。
2.3團隊游戲——紅與黑
運用章節(jié):團隊信任
材料:紅、黑色卡紙各四張
具體做法:
(1)分組。學生分為20人一大組,每大組包含兩個小組,每小組10人。命名為A組和B組。
(2)每輪每組選擇紅或黑卡紙。A組B組均選紅色,各得 1分;A組B組均選黑色,各減1分;一組選紅、一組選黑,選紅色的小組減 3 分,選黑者的小組加 3 分。由教師了解每組每輪的選擇,告知學生他們的得分,每組可根據(jù)上輪得分確定下輪的選擇。
(3)經過四輪選擇后,征得雙方同意,兩個小組可進行第一次溝通,雙方各派一名代表進行兩分鐘面談;第八輪選擇后,兩個小組必須進行溝通,面談時間為三分鐘,兩組禁止其它形式的溝通。
(4)第 9 與第 10 輪選擇之后,兩組得分乘3后計入總分。
游戲的功效:使學生理解團體合作的前提是相互信任,而信任來自于通暢的溝通。想要取得長期利益,必須采取合作的態(tài)度。合作的雙發(fā)一旦失去信任,補救變得十分困難。
2.4團隊游戲——不要激怒我
運用章節(jié):團隊沖突
具體做法:
(1)將學生分成10人一大組,每大組包含兩個小組,每小組5人。告知情境:他們正處于上級對下級的績效反饋面談的情境中。
(2)每個小組拿出一張白紙,在5分鐘時間內列舉出盡可能多的會激怒別人的話語,全組討論后,從中挑出五個詞語。每一個小組要不要讓另外一組看到這些詞語。
(3)每一個小組花十分鐘時間創(chuàng)作小劇本,要求包含上述五個激怒別人的詞語。
(4)一個小組開始表演,另一個小組的學生記錄下來他們所聽到的激怒別人的詞匯。表演結束,確認這些詞匯是否正是劇本中的激怒性詞匯,雙方分析這些詞匯為什么會激怒別人。
(5)兩個小組互換,表演和紀錄。確認詞匯、分析詞匯。
(6)同學們自薦最佳劇本,表演給全班。大家一起確認激怒性詞匯,一起分析。
游戲的功效:沖突是團隊的普遍現(xiàn)象。團隊成員之間的沖突可能通過一些激怒對方的詞匯表達出來。很多時候在不經意間說出來的話語,可能會引發(fā)誤解,造成團隊沖突。通過這個游戲告訴大家,保持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采用真誠的語言,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團隊沖突。
3游戲教學在《團隊協(xié)作》課程中的應用效果
3.1支撐章節(jié)教學內容
團隊游戲融入課堂教學,支撐了每個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體系。每一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的達成,離不開團隊游戲的貢獻。游戲經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學生努力實踐,成為一個非常良好的互動的平臺,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個相對信任、安全的團隊模擬情境,在這些情境中,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團隊管理相關知識。
3.2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傳統(tǒng)的講授法輔以幻燈法以教師為主體而非以學生為主體, 限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引入游戲能很好地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學生頭腦和四肢都運轉起來。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無論學生學習成績好壞 ,只要能熱情參與、開動腦筋、動手操作就會得到成果,這種體驗式教學能很好地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課堂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得到翻轉。
玩游戲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增加課程的吸引力。主觀能動性是人作為主體在與客體的關系中所顯示的自覺能動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游戲中得以發(fā)揮,作為主體的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玩游戲發(fā)展其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3.3縮短師生距離
教師與學生之間成功的互動是衡量教師課堂成效的重要指標。師生通過游戲的互動具有多種形式和多種內容,發(fā)生在多種情境當中,是一個系統(tǒng)的互動體系。在這個系統(tǒng)中,有知識的交流、行為的互動、情感的融通等。教師在團隊游戲中扮演著培訓導師的角色,也可以親身參與到游戲中來。教師帶領團隊成員在解決問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建立起成員間相互的信任,也建立起師生間的信任,使師生前所未有地離得很近。通過游戲,可以讓人暫時放下理性的邏輯規(guī)則,忘記自己的身份,平等且自發(fā),增強了教師的親和力,縮短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4游戲教學在《團隊協(xié)作》課程中的應用反思
雖然團隊游戲以其獨特優(yōu)勢提高了《團隊協(xié)作》課的授課效果,但這種方式對教師、學生及主題內容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教學中具體運用時,應該慎之又慎。
4.1教師要明確每次游戲的目標
團隊游戲優(yōu)勢明顯,但游戲的形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容易使局面變得混亂,學生的表現(xiàn)有時候無法預估,游戲評價的標準可能也不是十分固定。這些局限帶給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嚴峻考驗。
教師在進行游戲的選擇或者設計時,要使游戲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緊密又得當?shù)芈?lián)系在一起,自身應足夠明確每次團隊游戲的目的。團隊游戲應是對于課堂理論的詮釋,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當學生在團隊中的表現(xiàn)偏離了既定的目標時,教師可以及時地把他們引導回來。游戲結束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教師應及時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將體驗提升為感悟,并能在今后的團隊管理中應用出來。
4.2避免把團隊游戲固定化
運用團隊游戲要靈活,避免固定化、格式化。因為團隊游戲參與的學生多、時間比較長,可能會有一些突發(fā)的狀況,比如:學生積極性低、冷場;游戲時間過于冗長;游戲突然因故中斷;游戲偏離主題等等。教師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情緒穩(wěn)定,反應敏捷,將游戲轉入正軌。教師要協(xié)助學生在團隊內建立寬容和支持的氛圍。同時在整個游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帶領他們表述觀點和感受,避免陷入互相指責。當有學生或小組積極性不高時,教師可以通過個別談話,了解其行為背后的深層原因,進而解決問題。
4.3使用小班授課模式
在進行團隊游戲時,教師對團隊游戲進程的把握和觀察在學生數(shù)眾多的大班會受到限制,學生組建團隊也需要較多的時間增進了解,營造相互信任的環(huán)境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如果能使用小班授課模式,在團隊游戲的選擇、設計、運行等方面會更具有針對性,效果也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
[1]項容.自主組織團隊游戲在組織行為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2015,(3):60-62.
[2]董曉麗.團隊游戲法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中的功效與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0,(12):67-68.
[3]黃毓彬.團隊游戲在人際關系心理學課程中的運用與實踐[J].校園心理,2015,(10):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