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華
【摘要】目的 對心血管病癥患者采用黃芪炙甘草湯治療的效果分析探究。方法 采用分組比較法進行研究,利用數(shù)字隨機法將2017年1月~2017年12月來我院診治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選取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在治療中采用常規(guī)治療,口服普羅帕酮藥物及養(yǎng)心膠囊,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黃芪炙甘草湯治療,對比分析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高達97.62%,且觀察組患者的心電圖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黃芪炙甘草湯對心血管病癥患者的治療十分有效,臨床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血管病癥;黃芪炙甘草湯;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8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01
心血管病癥在近年來發(fā)病率有所提高,主要于人民現(xiàn)在的飲食習慣及生活不規(guī)律有關,比如心肌炎、室內早搏、心率失常等等,心血管內科疾病通常是較為復雜的,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引發(fā)自身心功能惡化,給患者帶來隱患?,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數(shù)字隨機法將2017年1月~2017年12月來我院診治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選取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心源性相關休克及感染其他相關疾病的情況,且無自身免疫性相關的疾病,將患者均分為研究組(42例)與對照組(42例)。研究組患者男27例,女15例,年齡19~79歲,平均(49.7±13.1)歲,心肌炎患者11例,室內早搏患者10例,心率失?;颊?例,心肌梗死患者15例;對照組患者男24例,女18例,年齡18~77歲,平均(48.5±12.7)歲,心肌炎患者13例,室內早搏患者9例,心率失?;颊?例,心急梗死患者1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42例患者在治療中采用常規(guī)治療,普羅帕酮藥物,口服,每次150 mg,3次/d;養(yǎng)心膠囊,口服,每次4粒,3次/d,兩種藥物均1個月為一療程。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是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黃芪炙甘草湯(大棗10枚,人參、阿膠、生姜、麻子仁各10 g,麥冬15 g,桂枝、黃芪、炙甘草20 g,生地30 g,清酒100 mg,用水煎取汁服用)。同樣是一個月為一療程。
1.3 評定標準及統(tǒng)計學
臨床治療效果指標:顯效:臨床癥狀有著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有效得到緩解;無效:臨床癥狀無實質改善。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后的治療總有效率及心電圖評分,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臨床效果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心電圖評價更高。
3 討 論
那么黃芪炙甘草湯在心血管內科治療中,具有很好的益氣通陽之效,對患者身體的陰陽有著平衡作用,而且對患者血脈可以有效進行充盈,使患者得到陰陽調和及氣血并補的效果,對患者的心脈有著非常好的助恢復功效。而且該藥方用清酒煮后有增加了滋陰利血脈的效果,增強治療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治療中,藥方藥物的加減需要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進行開具,比如對氣滯血瘀的患者,需要多加一味丹參,而氣血虛的患者則需要增加黃芪的用量,對心悸失眠的患者則增加一味酸棗仁,對夜尿增多的患者則加一味澤瀉。
經過本次研究,證實了黃芪炙甘草湯治療對心血管內科疾病的治療是極具療效的,而且很多文獻表明,黃芪對血管和血壓有著雙向調節(jié)作用,改善患者的動脈壓及右心前負荷,對心內科疾病患者的其他藥物中的毒副作用也有降低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金榮.黃芪炙甘草湯治療心血管病癥患者療效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8,14(08):176-177.
[2] 夏小婧,尚朝利.中藥黃芪在心血管病中的應用效果以及藥理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8(08):71-72.
[3] 沈惠賢.中藥黃芪的心血管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35(11):3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