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生而言,美術課程是一項鍛煉技能和培養(yǎng)學習意識的綜合性學科,因此他們習慣在較為輕松的氛圍中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小學美術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更具趣味性,主要是考驗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的綜合能力,因此獲得了小學生的青睞。本文重點分析寫生教學在小學美術中的趣味性,結(jié)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美術教學的實際作用,為保證寫生教學的價值得以體現(xiàn),需要重視其趣味性的存在。
關鍵詞:小學美術;寫生教學;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0-015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144
小學美術教學就是無聲的藝術。作為一種藝術類的課程,小學生更傾向于在其課堂中參與實踐,由此鍛煉自身的能力[1]。寫生教學是小學美術中的重要分支,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寫生訓練,學生可以直接接觸自然,通過觀察的方式,將自己的繪畫思路構(gòu)建出來,由此更好地繪制出栩栩如生的事物。寫生教學是充滿趣味性的存在,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我們需要重視寫生教學的意義。
一、鼓勵學生在寫生教學中感受快樂
小學生雖然均熱衷于美術課程,但是美術功底參差不齊,在美術學習中顯現(xiàn)出較大的差距。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能力,教師可以讓他們在平等的起跑線上前進,適當?shù)匕才艑懮n程,帶領他們?nèi)ジ惺苷鎸嵉淖匀皇挛铮⒁龑麄冇眯娜ビ^察、去體會,在與自然的有效互動間真正地融為一體,將眼睛看到的和心靈感悟到的事物繪制出來,所收獲的成果將會事半功倍[2]。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jié),小學生喜歡接觸自然,這時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帶領學生到操場邊、池塘邊等進行寫生。這個氛圍是快樂的,能讓學生在樂中學,與自然親近的時候,用手中的筆記錄下點點滴滴,由此使其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
二、積極運用新型教學模式激發(fā)興趣
隨著新課改要求的提出,小學美術教學模式應該適當?shù)匕l(fā)生轉(zhuǎn)變,逐步優(yōu)化教學流程,促使教學優(yōu)勢彰顯出來。美術教學具有較大的發(fā)揮空間,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以消除,輕松地感悟生活。寫生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關鍵組成。在小學階段,教師應該為學生多提供寫生機會,使其在具體的實踐中鍛煉創(chuàng)作能力。傳統(tǒng)的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者,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至于影響到后續(xù)的教學質(zhì)量。當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促使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寫生實踐中,從而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比如,在教學“人物頭像”一課時,教師應該依照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相應的臨摹對象,使學生自由自在地進行繪畫,無論是在什么樣的角度,學生都能擁有自己獨特的視野,由此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具有多樣性。這個寫生的過程,使得學生真正地感悟到繪畫的意義,明確在面對著真實的事物時,在何種角度才是繪畫最得當?shù)姆绞?,對于鍛煉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認知能力有幫助。
三、將美術課程教學內(nèi)容逐步生活化
小學生對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總能擁有獨特的見解,因此將美術放置于日常生活中,可使他們認識到美術的另一面。生活屬于創(chuàng)作的源泉,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由此促使美術和生活實現(xiàn)較為緊密的連接。比如,在教學服裝設計相關內(nèi)容時,為了更好地灌輸寫生教學的趣味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同桌身上的衣服特征,同時結(jié)合著日常跟隨著母親逛街時選購衣物的標準,對設計靈感加以吸取。教師可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身的審美觀,搜集到多種多樣的答案,之后圍繞著話題,引領學生認識服裝設計的三個要素,從而提倡其積極進行寫生[3]。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感表達出來,同時又能清晰地感悟到寫生的趣味,在觀察中明確服裝設計的要領,這對于提升他們的興趣有著較大的幫助。
四、運用活潑的教學手段進行寫生
面對新時代的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得以改善,通過為新型的教學課堂注入活力,使得很多的先進技術進入到教學實踐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充滿趣味且相對活潑的教學手段能夠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其真正地參與到課堂實踐中。教師通過合理運用活潑的教學手段,可以引領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寫生意義。同時,動畫和圖像等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意識的關鍵手段。這類相對活潑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認識到寫生價值,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努力地在觀察中鍛煉自身的美術實踐能力。
現(xiàn)階段,國家倡導小學美術教育將寫生作為一個重要的層面,在基本的實踐過程中真正掌握實踐的原理,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使其可以有機會接觸到大自然,在基本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鍛煉自身觀察能力及審美意識。通過表述,筆者希望能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確保小學美術教育事業(yè)穩(wěn)步前進。
參考文獻:
[1]董慧瑜.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6):120.
[2]于夢溪,李娜.觀察力的培養(yǎng)——寫生教學在小學美術中的核心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7(11):104.
[3]張巧玲.淺談“拿來主義”與民國時期小學美術教育[J].美與時代(中),2013(5):57.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王芳君(1987.8— ),男,漢族,甘肅莊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教育教學。
課題項目: 本文系平?jīng)鍪薪逃茖W規(guī)劃課題《小學美術課堂中趣味性寫生教學的研究》(課題立項號:[2018]PLG06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