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珍
摘 要:朱自清的美文名篇《荷塘夜色》,語言很美,例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其中的修辭手法將難以描摹的感覺具體化的美妙。
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昂趁酚奥?,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
關(guān)鍵詞:關(guān)鍵詞 語言美 積累 古詩詞 修辭手法 韻味 旋律
中華語言有著獨特的魅力與韻味。語言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能將讀者帶到絕美的意境中徜徉:如汩汩的溪流,清澈透明,能滋潤春天的干涸;如習習的微風,溫暖和煦,能拂去炎夏的暑氣;如秋日的果園,姹紫嫣紅、芳香縷縷,能讓人迷醉在豐收的歡悅里……
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是要讓孩子們學會寫清真事,表達真情,如果能在此基礎(chǔ)上做到語言如花,那其作品該是多么的動人心弦和刻骨銘心?。?/p>
為了孩子的作文能妙筆生花,語言的魅力是功不可沒的。那么在語文教學中,該如何錘煉孩子的語言呢?私以為有如下建議可分享:
首先,我們的行業(yè)內(nèi)有句俗語“語文要念,數(shù)學要算”,這句話不無道理。
大聲朗讀課文是受益匪淺的。選入課本的課文,都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精品。它們無論精彩故事,還是人生經(jīng)歷,或者人和自然的際遇,都閃耀著真善美的光輝,鞭撻著偽善和丑惡。而且,表現(xiàn)手法獨特新穎,匠心獨運,人物形象鮮明,情節(jié)曲折離奇,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塑造我們的心靈。特別是語言的運用更是靈活準確,讀來朗朗上口,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銘記于心。
記得小時候?qū)W過一篇文章《祖父的園子》,雖然忘記了園子里有什么好看的風景和好玩的東西,我曾在里面做過什么,但是那優(yōu)美的語言,那快樂的感覺一直留在心里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jié)一個瓜,就結(jié)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
至今,這些段落和字句都留存心底,揮之不去?!碧炜账{悠悠的,又高又遠?!?/p>
青少年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大聲誦讀不僅可形成良好的語感,又是內(nèi)化語文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誦讀形成的語感積淀下來。誦讀的結(jié)果會使同學們“出口成章”,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誦讀所積累的大量詞匯、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對于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功德無量。
其次,引用古詩詞,可以使習作錦上添花。
古典詩詞散文,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座語言倉庫,如能適當運用,形成整句,既可以展示學生豐富的文化底蘊,又可以展示了迷人的靈動風采,更可以使文章生動有趣,字如珠璣。
例如學生在寫關(guān)于讀書主題的文章時,有這樣的描述:“詞,猶如一江春水,耀著粼粼波光,淙淙地流淌著。我曾經(jīng)愛極了它的委婉、纏綿與多情。跟著柳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跟著易安笑那海棠花‘綠肥紅瘦,跟著辛帥憂國憂民,去‘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在詞的春水里,多情的詞人帶著我流過一塊又一塊芳草地,仿佛夢的活水帶著我的心蕩得暖暖的。”這段話,任誰讀了都愛不釋手,就是因為他巧妙引用了古詩詞。
又如,在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寫:“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侃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敝灾档米x者把玩品味,得益于詩詞的光彩四溢。
習作中古詩詞的出現(xiàn),裝點了作品的美麗和豐厚,彰顯了作者的富有和內(nèi)涵,是語言多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意味,能夠言簡意賅的表明自己的意思,平添了文學魅力。
還有,放飛想象,巧用修辭也會讓文章的語言增色添彩。朱自清的美文名篇《荷塘夜色》,語言很美,例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其中巧妙的比喻將難以描摹的感覺具體化,細膩而美妙。
晨曦中,淺綠的墨綠的葦叢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鬢飛的女子涉水而來”,這一句比喻兼有擬人,作者想象飛馳,讓語言有了詩情詩意和詩韻。一篇文章如果巧用修辭,就會讓語言有了趣味,有了靈性,有了韻味和美感。
《山中訪友》在描寫古橋是寫到“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度過對岸,滾滾水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水中的那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就?!睂⒐艠虮茸饕晃坏赂咄氐睦先?,既寫出了它的年代久遠,陳舊古老,又寫出了它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美德;弓著腰、俯身凝望,這些動作刻畫賦予了它人的靈性和精神。不僅讓古橋活了,活在我們心中,而且也讓語言如歌,每一句話都有了詩意,有了趣味,咀嚼它品味它,如食甘以。
總之,大聲朗美文,背誦積累和引用古詩詞,巧妙使用各種修辭手法,無論對規(guī)范語言的格式、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渲染語言的韻律美感和營造語言的詩情意境,都有獨特卓越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