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學;閱讀;寫作;融合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1—0108—01
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程的高標準要求,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農村的教育顯得尤為關鍵。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閱讀和寫作是特別關鍵的一部分,讓學生把握好閱讀和寫作環(huán)節(ji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诖耍鳛楦咧须A段的語文教師,要肩負起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將閱讀和寫作教學融合在一起,提升農村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
一、閱讀和寫作兩者密不可分
首先,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前提。部分教師認為閱讀和寫作是獨立的,沒有任何關聯(lián),因而在教學中將兩者分開教學,導致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比較低。事實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夠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兩者是密不可分的。中學生的知識面較窄,能夠積累的寫作素材也不多,并且缺乏社會經驗,常常在寫作過程中無從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閱讀量過少,并且閱讀的范圍小,在寫作過程中沒有素材可用,再加上農村學生的學習資源、學習條件等都比較落后,學生能夠獲取知識的途徑少,加大了學生的寫作難度。為此,教師要重視閱讀和寫作的融合,讓學生增加自身的知識面,從而在寫作時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學會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其次,寫作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學生的閱讀水平。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素材,能夠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樣一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就不是機械式地寫作,而是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情感,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即學生的寫作能力越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越強,思維也越活躍。由此可見,教師一定要重視兩者的融合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二、閱讀和寫作教學融合模式的構建
1.拓寬閱讀空間,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閱讀材料,并且深入研究學習。如,學習《荷塘月色》(朱自清)《故都的秋》(郁達夫)《琵琶行》(白居易)這些文章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給作者建立檔案材料,在寫議論文時用作案例支撐,從而讓自己的文章有理有據(jù)。同時,還可以去圖書館查找這些作者的其他文章進行閱讀。另外,教師每周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值得閱讀的書籍,如《四世同堂》《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這些對于學生寫作而言都是很好的素材。當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就能夠促進質的飛躍,從而為學生寫作提供大量的素材。
2.重視讀寫教學,提高改寫仿寫能力。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培養(yǎng)各方面知識能力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重視讀寫教學,讓學生學會仿寫和改寫,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源,從而受益于學生寫作。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把握仿寫和改寫的時機,在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改寫和仿寫能力,從而為學生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朱自清的《春》中有不少優(yōu)美的句子,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這個格式仿寫,從而將讀與寫二者結合。學生可按照教師的要求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活學活用,提升思維品質。
3.加強讀寫訓練,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讀寫訓練是整個高中階段甚至是學生進入高中階段之后的教學重點,可見其對學生的發(fā)展有多么重要。農村學生知識面都比較狹隘,通過加強學生的讀寫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讀寫訓練,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比如,教師可以每周開展一次讀寫訓練課,專門給學生訓練各種不同的讀寫素材。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給學生訓練的讀寫教材要新穎,并且符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堅持不懈的閱讀和訓練,相信學生的讀寫能力一定能得到有效提高,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由此可見,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農村語文教師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構建閱讀與寫作相融合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在今后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找到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最佳契合點,將兩者高度融合在一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深度融合研究》 階段性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785)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