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華
摘要:本文從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出發(fā),將農村小學作為分析對象,并根據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對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多媒體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071-01
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語文的蹤跡,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它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而閱讀能力是判斷一個人語文能力的依據,所以,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來抓。從當前來看,我國中小城市大部分小學已經把信息技術應用作為輔助教學的常用手段;但是與之相比的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還未普及。如果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利于改善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1.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據調查,我國許多農村小學辦學困難,教學設備也較為簡陋,主要是因為我國城市和農村的貧富差距較大,再加上農村大多處于偏遠地區(qū),國家和政府鞭長莫及,也無力改變教育落后的局面。黑板、粉筆和教材就是大部分農村學校擁有的教學設備,而這樣單一的教學設備是無法推動語文閱讀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的。除此之外,農村環(huán)境和地理位置較差,難以吸引教育人才到校任職,導致整個師資隊伍的專業(yè)素質偏低,在短時間內傳統(tǒng)教學方式也得不到改善,從而阻礙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2.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它的應用也遍及于各行各業(yè)。教育事業(yè)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工作的重點,特別是小學教育,因為孩子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正確的價值觀也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的,所以在對他們的教育上必須做到穩(wěn)抓穩(wěn)打,這才能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現在屬于信息化網絡時代,信息的共享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例如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僅僅是依靠英語書或者課堂教學來獲取英語知識,還可以利用點讀機、網絡視頻、動畫教學等方式來促進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加深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的大腦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3.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出教學情境,并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入研究閱讀教材,并利用多媒體將課堂上要講解的知識以圖片、音頻或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當學生的感官被吸引,學生自然而然就會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去。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特征來設計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隋緒,鼓勵學生相互討論,用提問的方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既有利于學生消化所學知識,又建立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緊密聯系。例如,在教授《王小二》這篇課文時,先用多媒體播放一小段《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來引入教學,當學生對這堂課已經產生了興趣后,教師趁機提問學生:這首歌叫什么名字?之前有同學聽過嗎?等等,如果有學生聽過,那這首歌講的是什么樣的故事,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慢慢的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上來,讓學生自己品讀這篇課文,再加上教師的指導和講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地投入到閱讀中去。
3.2拓展課外內容,促進閱讀知識的積累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閱讀內容有限,大部分的教師只教授學生課本內的知識,沒有對閱讀課文做過多的課外拓展。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在維持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課外學習,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講解《文成公主進藏》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歷史人物,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興趣,教師利用課后查閱,給學生推薦《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故事》等相關的課外書籍。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對寫作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3.3構建信息資源庫,實現數字化校園
為了保障教學質量,學校應該加強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設施的建設和完善,特別是對計算機的優(yōu)化和配置,便于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利用網絡系統(tǒng),逐步建立信息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這樣的信息資源庫可以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有用的資源。同時,只要學校自主構建統(tǒng)一的管理和資源平臺,就能把信息技術在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進而實現數字化校園,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
3.4重視對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的提升
語文教師自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有限也是影響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這種情況下,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也受到了阻礙。所以,學校一定要加強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為了讓教師盡快掌握信息化應用,學校應該主動為教師購買和收集相關的理論學習資料,并安排優(yōu)秀教師對其他教師進行指導,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培訓,促進教師的自我提升。經過學校對教師的教育培訓,不僅能提高教師對信息化應用的能力,還有利于促進教師對教學理念的轉變,讓教師開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逐漸以學生為中心,把信息技術應用到閱讀教學中,將閱讀教學內容以多變、生動的方式呈現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網絡系統(tǒng)共享資源的作用,鼓勵學生通過資源共享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分析得知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是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的,如果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