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老年人傷殘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顒蛹蔼毩⑸钅芰Α?/p>
跌倒能預防——“硬件”、“軟件”兩手抓
西方一些國家已經在預防老年人跌倒方面進行了積極干預,大大降低了老年人跌倒的發(fā)生率。這些干預手段可以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層面?!坝布笔侵腑h(huán)境相關因素的改造,包括地面防滑處理、室內光線調整、步行輔助設備的選擇、各種扶手的安置以及家具位置的正確擺放等。目前國內也已經有公司開展了針對老年人居家環(huán)境進行改造的業(yè)務,如浴室加裝座椅和扶手、樓道加裝扶手等。
“軟件”則是指老年人需要掌握與跌倒相關的基礎知識,且自身具有能夠在失衡狀態(tài)下及時調整身體、重新回歸平衡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必須通過各種運動訓練實現。
太極拳運動——身心多維度訓練
這要從最近刊登于《美國醫(yī)學會雜志》子刊的一篇文章說起。這項研究將670名一年內有過跌倒史但仍有一定運動能力、70歲及以上的老人隨機分為三組:太極拳組,進行8個指定太極拳動作的練習;綜合運動訓練組,進行有氧運動、平衡訓練及柔韌性訓練等綜合性的運動訓練;牽伸練習組,進行腹式呼吸、軀干及四肢的牽伸及放松活動練習。所有老人均進行每周2次,每次60分鐘,共持續(xù)24周的練習,其間用“跌倒日志”的形式記錄每天是否摔倒在地或撞在樓梯、家具上以及是否因此就醫(yī)。6個月的合計數據顯示,太極拳組老人發(fā)生跌倒的次數比綜合運動訓練組減少30.1%,比牽伸練習組減少58.1%。也就是說,太極拳是預防跌倒的最佳運動。
太極拳組選擇了常規(guī)太極拳中8個有代表性的動作,著重進行配合呼吸節(jié)律的、自主的、有控制的動作練習,其中包含了單腿負重及重心轉移、軀干及骨盆旋轉、踝關節(jié)搖擺及眼—腦—手的活動等。從西醫(yī)的角度說,這些運動很好地刺激并整合了人體肌肉骨骼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活動,屬于心身合一的多維度訓練,自然是最為高效率的。此外,太極拳不需要器械、不受場地限制以及低成本等顯而易見的優(yōu)點,不啻為老年人運動訓練的絕佳選擇。
運動是良藥——堅持科學鍛煉
太極拳這么好,自然所有老年人都可以嘗試。但是,對于沒有訓練基礎的老人,在做某些動作時卻一定要小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例如,太極拳中很多動作要求下蹲,標準動作的要領中有“膝不過足尖”一說,而有些腿部肌肉力量不足的老年人做不到這一點,就會因為蹲得過低而導致膝關節(jié)損傷。所以,初練太極拳的老年人最好能夠有專人指導,動作標準、量力而行。
此外,已經有長期堅持的鍛煉項目的老年人,倒也不必急著一股腦兒地改練太極拳。很多老年人選擇跳廣場舞、游泳、散步等,都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跌倒可以預測——專業(yè)機構有針對性測評
臨床中有很多評測方法或量表可用于跌倒的預測,如功能性體前屈測試、四格移步試驗、5次坐立測試、單腿站立時間等,還有一些平衡測試儀器可以測試出被測者的“跌倒指數”,并具體描述出高跌倒風險的原因。經常跌倒的老年人不妨前往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相關測試,以便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訓練。
雖然跌倒可以預測、預防,但還是有些老人會擔心萬一在外面跌倒之后沒有人敢扶,會非常危險。別擔心,目前市面上已經可以找到新科技產品,如智能手表、智能鞋墊等,能夠通過即時感應使用者的運動速度、方向等力學因素,來判斷使用者是否發(fā)生跌倒,并通過網絡及時向家人報警。
(摘自“搜狐健康”)